央行資產負債表10年擴漲8倍 2012年首次“縮水”
正當歐美央行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大舉擴張其資產負債表時,中國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卻在悄然收縮。中國人民銀行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11月末,其資產規模達28.99萬億元,比2012年1月末減少了5146.66億元。自2002年至2011年的10年中,中國央行的資產負債表整整擴張了8倍,去年卻出現了首度“縮水”。
目前,中國央行資產負債的最大來源與外匯占款有關。外匯占款是央行收購外匯而相應投放的本國貨幣。在“雙順差”的格局下,為了維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央行不得不進入外匯市場頻頻收購外匯,由此形成了巨額的外匯占款。截至去年11月末,外匯占款余額高達25.7萬億元,約占央行資產規模的88.7%。
央行資產負債表的“縮水”主要源于外匯占款增量出現了“斷崖式”的下降。去年,由于經濟增速有所下行、投資收益下降,以及貨幣政策操作向松的方向微調、中外利息差縮小,導致資本流入放緩,全年新增外匯占款僅有4946.47億元,月均新增僅412億元,遠低于2010年月均2724億元和2011年月均2316億元的新增量。
“由此可見,央行資產負債表首度‘縮水’折射出我國經濟金融運行中的一種良性變化。”交通銀行(601328)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說,“這表明多年來資本大規模流入、人民幣持續升值等現象正得到改觀,出現了外匯占款增量明顯下降、外匯儲備存量有所減少、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相對平穩等新情況,這些都從一個側面反映我國國際收支正趨于平衡。”
去年央行資產負債表的“縮水”并不一定意味著拐點的到來。連平判斷,今年外匯占款增量會明顯高于去年,央行資產負債表是否會繼續“縮水”還不好下結論,但與過去相比,央行資產負債表擴張的速度一定會放慢。(田俊榮)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