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中找戰機:銀行欲搶占移動支付制高點
中國銀聯總裁許羅德把移動支付比作一只大象,并認為“目前大象僅僅露出了一只耳朵”。可見移動支付發展前景之廣闊。
在金融服務領域擁有傳統優勢的商業銀行,自然不愿放過“移動金融”這塊巨大的美味蛋糕。“我們必須在運動中尋找戰機,只要大象一露出來就緊緊抓住它。”中信銀行零售銀行部兼網絡銀行部總經理楊曉如此形容銀行搶占移動支付制高點的迫切心情。
前景看好加大投入隨著移動通信3G時代的到來,移動支付、手機銀行客戶端的出現為移動金融服務開辟了一條新渠道。工信部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10月,電子信息產業新增固定資產3829億元,同比增長9.3%。其中,廣播電視、家用視聽和通信設備行業投資增勢突出,前10個月分別完成投資201億元、151億元和530億元,同比增長180.6%、44.3%和30.3%,高出去年同期125.6個百分點、50.4個百分點和13.1個百分點。
近年來,以工行、建行、交行為代表的銀行紛紛加大對手機銀行的投入。
“各家銀行都將移動銀行業務視作巨大商機,因為這一渠道不僅能夠通過移動支付提供潛在的新的收入來源以及新的市場營銷和服務機會,還能夠更好地留住現有客戶,同時吸引非銀行客戶群體。”早有業內人士這樣提出。
“在智能手機覆蓋率越來越高、傳統電子商務規模越來越大的情況下,支付向移動轉移的趨勢是非常確定的。”農行現金管理部負責人表示,在移動支付發展的過程中,最被關注的是三個方面:豐富應用、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缺一不可;這三個條件同時具備后,移動支付的快速發展也就指日可待了。
謀求多方合作盡管各家銀行已有諸多創新,但移動金融的發展并非僅涉及金融業一個行業,而是相關金融、電信、通信設備廠商等多個行業組成的產業鏈。因此,跨行業合作成為移動支付產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在與通信運營商的合作上,2010年,浦發銀行和中國移動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的合作以股權投資為基礎,合作內容包括移動金融、移動電子商務和基礎銀行、電信業務等多個方面。由此,浦發銀行在手機銀行的發展上有了借勢實力雄厚、渠道體系發達的中移動的良好機會,并真正具備了手機銀行差異化發展的能力和渠道。農行、中行、交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廣發銀行、華夏銀行和中國聯通達成戰略合作協議,以手機支付、手機銀行、移動商務等業務為重點合作領域。中國電信則在省市層面上和多家商業銀行形成合作關系,共推手機支付產品。
值得關注的是,銀行除了加強與移動運營商和第三方支付企業合作外,中國銀聯也成為重要的合作對象。近日,中信銀行與中國銀聯簽署移動支付合作協議,根據協議,中信銀行將成為中國銀聯與中國移動“空中發卡”項目的首批合作銀行。
“黨的十大八提出了‘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消費行為幾乎遍及社會生活的每個角落,消費金融服務無處不在,消費的背后就是支付結算,商業銀行的服務產品之一就是為社會提供支付結算服務。下一階段,圍繞著手機的移動支付必將成為銀行支付服務的重要戰場。”中信銀行行長朱小黃表示。
記者了解到,此前已有華夏銀行、廣發銀行等多家銀行與中國銀聯簽署了合作協議,內容涉及多個方面。以中信銀行為例,其與中國銀聯將在電子現金、借記加電子現金、貸記加電子現金三種模式上全面推進。目前,已經形成了具體的業務和技術方案。方案特點是利用運營商手機SIM卡作為銀行賬戶載體,借助銀聯TSM(可信服務管理)平臺實現空中發卡,開卡成功并圈存/轉賬資金后,客戶即可持成功開通中信銀行賬戶的手機至超過100萬臺的銀聯“閃付”終端上刷手機消費。同時,雙方還約定在移動遠場支付方面,積極開展商圈共享等業務合作。
“移動支付是一個產業鏈,銀行、移動運營商、商戶、支付企業都是這一產業鏈生態圈的參與者,開放、互通、融合的理念,對于建立產業生態圈至關重要。”有分析人士指出。
上升到戰略高度值得關注的是,大力發展移動金融業務已被商業銀行上升到戰略高度來考慮。
朱小黃履新第一個月即快速成立了網絡銀行部,謀求在網絡世界中開拓金融新篇,這一動作反映了清晰的創新發展思路。“設立網絡銀行部并不只是簡單把物理網點的傳統業務復制到網上,而是要根據支付方式與市場環境的變化,充分結合科技特性,擺脫傳統業務思維方式,通過創新與整合,實現‘再造一個中信銀行’的戰略目標。”朱小黃表示。
眾所周知,未來十年將是銀行零售業務發展的“黃金時期”,而零售業務恰恰是中信銀行的短板。“銀行的零售業務必須通過創新的模式發展,而不拘泥于傳統。一方面要加強物理網點的鋪設,另一方面也要在虛擬空間,也就是網絡銀行為零售銀行的發展打開新的空間。”楊曉在接受采訪時說。
據了解,中信銀行網絡銀行部下一步還將推出金融電子商城,客戶可以通過網絡平臺直接登錄中信銀行的電子商城,之后可以鏈接到移動支付,同時在這個平臺上打造金融業務和增值服務,比如信用卡業務的積分查詢和兌換禮品等。
網絡銀行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電子銀行,“首先,網絡銀行的空間比電子銀行要大得多。例如電子銀行是必須通過某家銀行的網銀平臺來購買金融產品,包括理財產品、基金等,但電子商城是開放式的,客戶可以不是某一家銀行的網銀客戶,而是從一個對大眾開放的平臺直接選購金融產品。此外,網絡銀行打通了公司銀行和零售銀行,整合為一個金融解決方案,為客戶提供綜合服務。”楊曉告訴記者。
“未來商業銀行還將圍繞網上存貸款、網上開戶、網上財富管理,以及二維碼支付、跨境支付等創新結算支付上大做文章,前景可期。”一位銀行業人士透露。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