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供應量增長適度 市場流動性狀況向好
央行11月12日公布的最新金融數據顯示,10月末M2同比增長14.1%,雖比上月末低0.7個百分點,但仍超出了2012年全年M2預計增長14%左右的目標。“這一增速略低過市場預期中值14.5%,狹義貨幣供應量(M1)增長也放緩至6.1%。”來自國泰君安的宏觀分析人士表示,“不過,14.1%增速應該說并不低,這表明前期政策預調效果進一步顯現。在當前經濟發展依舊充滿諸多不確定因素的態勢下,政策層面刺激經濟發展的作用仍在釋放,并在貨幣供應量上有所反映。”
自今年上半年來,在公開市場操作、存款準備金率、再貸款再貼現、利率和逆周期宏觀審慎管理等多項政策工具的綜合作用下,貨幣供應量增速明顯回升。9月末,M2增速創2011年下半年以來新高,M1增速則創2012年新高,其中,M2、M1增速分別較上月末明顯提升1.3個和2.8個百分點。貨幣條件總體相對寬松,有利于支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數據顯示,9月末,基礎貨幣余額為23.6萬億元,同比增長11.2%,比年初增加1.14萬億元。
近一段時間,央行又繼續堅持不間斷的逆回購,為市場注入流動性,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與此相對應,近期社會融資規模和新增信貸規模也保持一定增幅,也是M2同比增長保持一定幅度的原因。當然,受中秋、國慶“雙節”影響,管理層有意加大了貨幣供應力度,這也是10月份M2同比增長持續保持在14%以上的影響因素之一。
最為重要的是,近兩個月來貨幣乘數有所上升,這表明貨幣擴張能力較強。央行不久前發布的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9月末貨幣乘數為4.00,比上年同期高0.29。采訪中,專家表示,“貨幣乘數上升使得貨幣擴張能力提升,在這種情況下M2增長保持一定增速的話,其對經濟的實際促進效果會更為明顯,這有助于進一步促進經濟回暖向好。”
對于當前M2增速所反映出來的情況,接受采訪的專家和業內人士表示,前期政策效果已顯現,預計近期貨幣政策“穩健期”還將持續。一方面,受中長期通脹壓力猶存、房價反彈等因素影響,預計短期內貨幣政策不會大幅放松;另一方面,目前經濟下行壓力仍然存在,因此貨幣政策操作也不會過緊。總體看,貨幣政策出現大幅調整、頻繁動作的可能性不大,維持“穩健”仍是主基調。
此外,銀行間人民幣市場同業拆借月加權平均利率也結束了此前連續兩三個月的走高態勢。此次金融數據顯示,當月銀行間市場同業拆借月加權平均利率2.87%,質押式債券回購月加權平均利率2.82%。對此,業內人士表示,月加權平均利率略有回落與近期市場流動性狀況持續改善有關。近期來,管理層繼續根據國際收支和流動性供需形勢,綜合運用逆回購、正回購、央行票據、存款準備金率等各種流動性管理工具組合,調節好銀行體系流動性,引導了市場利率平穩運行。
市場預計,當前逆回購已成為公開市場的常態工具,隨著逆回購期限的拉長,央行有能力更自如地短期鎖定、釋放資金和平滑資金流。在穩健貨幣政策背景下,央行更傾向于保持當前資金面平衡的狀態,逆回購操作目的更多在于對沖和平滑到期逆回購資金,進而降低資金利率波動。同時,結合近期新增外匯占款回暖、9月份和10月份M2增速顯著回升來看,今年四季度流動性將繼續得到改善。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