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央行回籠資金超2000億
對沖公開市場巨量回籠 10月外匯占款增量逾2000億
在資金面超預期寬松的背景下,中國人民銀行本周持續縮減逆回購操作量,最終公開市場出現了逾2000億元的資金回籠。分析認為,市場流動性好轉或得益于外匯占款流入改善,而逆回購縮量將舒緩未來兩月公開市場到期壓力,有利于資金面維持寬松。
昨日,央行分別進行了200億元7天逆回購操作,以及100億元14天逆回購操作,規模合計300億元,創下8月份逆回購單日操作量新低。本周二,央行曾開展180億元7天逆回購與580億元28天逆回購。
據Wind統計,本周公開市場到期逆回購3370億元,作為對沖的到期央票100億元,再加上1060億元逆回購投放,本周公開市場實現2210億元資金凈回籠,終結了連續三周的凈投放格局。
實際上,從上周四開始,逆回購規模大幅減少,當日逆回購操作量僅為590億元,與上周二的2650億元相差甚遠。盡管如此,節后資金面迅速進入寬松狀態,多項利率創下近期新低。
截至昨日收盤,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隔夜品種跌2.49個基點至2.1943%;7天利率跌17.08個基點至2.6808%;在銀行間債券市場,隔夜回購利率跌2.8個基點至2.194%,7天回購利率跌17.2個基點至2.694%。
一位商業銀行交易員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目前7天逆回購利率仍持平于前期的3.35%,然而昨日7天回購利率已經跌至2.694%,二者形成倒掛,客觀上影響了機構對逆回購的需求。
“逆回購如此低量,資金面也未見緊張,唯一的解釋就是人民幣升值過程中伴隨著大量的熱錢流入。按照目前的資金面推算,10月份外匯占款增加將超2000億。”某券商固定收益研究員分析稱。
與此同時,由于逆回購連續縮量,未來公開市場到期壓力大大減輕,而且11月和12月央票到期規模大幅提升,則公開市場資金缺口將顯著縮小,資金面有望維持寬松。
南京銀行金融市場部認為,整體來看,季節性因素和市場預期的轉變可能會推升四季度的外匯占款,使得資金面呈現階段的寬松格局;同時央行公開市場操作會跟隨進行調劑,從凈投放變為適當的回籠,資金面難以根本改善。(董云峰)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