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銀行首例CDM項目通過聯合國注冊
核心提示: 近日,由中國農業銀行(601288)投資銀行部全程運作的“山東金緣生物質發電項目”在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CDM)執行委員會(EB)注冊成功。
國內首個由國有商業銀行尋找“買家”并成功注冊的CDM項目落地。
近日,由中國農業銀行(簡稱“農行”)投資銀行部全程運作的“山東金緣生物質發電項目”在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CDM)執行委員會(EB)注冊成功。
在目前CDM市場低迷的情況下,項目產生的CER(經核證的溫室氣體減排量)仍以較高價格執行。目前,碳市場非常低迷,歐洲二級市場上,每噸CER的價格已經跌至3歐元左右。但是山東金緣生物質發電CDM項目的買方,邦吉集團依然遵守每噸不低于9歐元的約定價格。
如此高位價格似乎有悖市場邏輯。對此,農行相關人士解釋,CER出售價格較高,緣于兩個方面。一方面,農行為該項目業主尋找的是國際的、最終的買家;另一方面,農行對買方的談判溢價也帶來了CER高價。
“一是購買方作為世界糧油巨頭之一,與農行不僅僅是在CDM業務上,在其他業務上也多有合作,買方對農行比較信任。二是我們知道購買方對生物質發電領域比較熟悉,愿意以高價收購該類型(生物質發電)的減排量。”農行相關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借助自身龐大的客戶群體為項目挑選最合適的買家,這是農行提供的重要服務。
至于農行為何看中CDM業務,甚至愿意為體量偏小的CDM項目提供服務,在農行看來,綠色金融是農行投資銀行業務未來一個重要努力和創新方向。
盡管該項目以高于市場價格3倍成交,但國內銀行界能否在低迷的碳市場中開辟出新路,還有待觀察。
談判溢價帶來的高價
從2006年起,農行就開始關注CDM領域。2008年,農行開始由投資銀行部負責CDM領域相關業務。農行投行部做了大量的基礎性準備工作,包括派員到分行進行宣講。很快,金緣生物質發電項目通過山東分行進入了總行投行部的視野。
其時,CDM市場非常紅火,CER價格也非常高,許多國外碳買家都在中國搶購CER,當時該項目業主已與日本的一家碳咨詢公司談判得比較深入,并達成了初步意向書。農行聞訊,立即組建由總行、一、二級分行相關人員構成的聯動營銷隊伍,在接到消息的第三天就趕到了項目現場。通過各方努力,業主最終選擇了農行。
顯然,農行并未讓金緣失望。農行為其找到了國際三大糧油巨頭之一,世界500強企業邦吉集團這樣的買家,以每噸不低于9歐元的價格簽訂了CER購買合同。
由于市場行情的暴跌,目前許多曾經活躍的碳買家都選擇了違約,并紛紛退
出這個市場。邦吉不但堅持履約,還在市場低迷的時候,于今年2月收購了在碳市場非常有名的CCC(英國氣候變化資本集團),顯示出愿意深耕于碳市場的態度。
至于買方邦吉為什么會同意每噸不低于9歐元的市場高價,“這是因為有農行的談判溢價在里面,項目業主也和我們說過,在與農行接洽之前,他們接觸的碳咨詢公司的報價都比農行的低,而農行與碳咨詢公司不一樣,自己本身不買賣CER,也就是說,不扮演中間商的角色,為業主找的是國際的,也就是最終的買家,所以價格相對比較高。這也是商業銀行開展碳交易相關業務的優勢之一。”農行相關人員對本報記者表示。
記者了解到,邦吉作為糧油巨頭,與農行不僅僅是在CDM業務上,在別的業務上也有很多合作,所以邦吉可以接受比較高的價格。
值得注意的是,合同規定的不低于9歐元的固定價格,只在2012年底之前有效,因此,該項目2013年之后的CER價格應該是會有所變化的。這是因為,2010年業主與邦吉簽訂合同的時候,對于2012年之后CDM是否還存在,國際談判尚未定論。
銀行“碳路”有多遠?
山東金緣生物質發電CDM項目并不大,農行此舉目的何在?
“與傳統單筆動輒幾億、十幾億甚至幾十億的的信貸業務相比,金緣CDM項目的收入是有限的。農行之所以愿意下大力氣開發CDM項目,是因為CDM顧問咨詢業務等綠色金融業務有巨大的市場空間。現在綠色金融業務的規模或許還很有限,但我們更看重發展潛力和市場先機。”上述農行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
不過,該項目農行能賺到多少“咨詢費”?農行以商業秘密為由并未透露。
本報記者了解到,農行由投資銀行部來負責拓展CDM咨詢顧問相關業務,正是謀劃由投資銀行部以CDM業務切入綠色金融業務,因為投行業務靈活、創新性強,通過產品和業務創新,可以不斷發掘綠色金融領域的利潤增長點。
“CDM項目的開發要經過多個環節,要獲得國家發改委的批準,批準之后要尋找買家,等待買方國家的批準等,最后到聯合國EB申請注冊,而2008年之后,EB的流程越來越長,從原來的18個月,后來變成了24個月。所以,農行運作的‘山東金緣生物質發電’CDM項目,在2010年正式簽訂合同,到最近在EB成功注冊,基本上還是合理的。”農行相關人員表示。
另外,CDM相關業務的開展高度依賴于國際合作與判斷的結果,在未來也面臨著一定的不確定性。目前,許多國際金融機構退出了這個領域,比如今年7月底,巴克萊資本出售了瑞典碳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股份。
“我們認為,像巴克萊資本這樣的金融機構,實際上是作為一個買方,主要做二級市場的交易,因此CER價格下跌后它們會尋求退出。而由于中國目前沒有減排義務,中資銀行不會買CER指標,也不做二級市場交易,只是單純提供CDM項目的咨詢服務。為業主成功開發CDM項目提供咨詢的同時,為業主尋找買家,這樣的業務可以一直進行下去。” 農行相關人員對本報記者解釋。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