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監會:信托支持文化產業無限制性政策
盛于2011年的藝術品信托市場到今年并未看到剎車痕跡,尤其是在房地產信托風險已成行業共識之際,在新一輪文化產業熱潮的推動下,以“文化”為賣點的藝術品信托市場愈發吸引投資者的眼球。據新浪財經昨日下午報道,銀監會非銀部官員在“2012資本與電影相約”圓桌論壇上表示,在保證投資人利益最大化和信托財產安全的兩個原則基礎上,銀監會對信托支持文化產業方面無限制性政策。
文化產業受到多重政策扶持
無論是從經濟或是從政策層面來看,文化產業的崛起似乎都是轉型的應有之義。從經濟來看,隨著房地產泡沫的破裂,拉動中國GDP增長的方式由投資開始轉為內需。作為消費升級的典型代表,文化產業成為了最受市場期待的行業。諾亞財富數據顯示,隨著一國經濟水平不斷發展,居民消費結構將發生重大改變。
而從政策層面上看,從2009年開始,文化產業受到多重政策扶持,這一趨勢在2012年達到頂峰,政策出臺的密度及力度都趕超往年。文化部日前出臺《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文化領域的實施意見》,《意見》提出,鼓勵民間資本投資文化產業。要建立健全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的文化產業投融資體系,鼓勵和支持民營文化企業借助資本市場做大做強。支持民營文化企業通過信貸、信托、基金、債券等金融工具融資,支持民營文化企業通過并購重組、上市等方式融資。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參與的金融機構、中介組織、各類投資基金進入文化產業領域。
對信托支持文化產業無限制性政策
而這種轉變也得到了監管層的支持。據新浪財經援引銀監會非銀部官員之言稱,目前銀監會對信托支持文化產業無限制性政策,但前提是要堅持兩條原則,一是投資人利益最大化,二是信托財產的安全。
該官員稱,信托公司投資電影項目風險還是比較大的,但還是有可討論空間。他建議在業務模式上可以成立信托基金,可以采取結構化模式,引入不同的投資人,包括電影制作人、信托產品投資人以及更多愿意承擔風險的投資方。
他同時強調,信托產品的投資人必須是高端客戶,可以是銀行理財客戶,因為其風險承受能力較強,所以如果產生風險不易引發社會糾紛。
文化產業成信托業轉型“掘金地”
在新一輪文化產業熱潮及政策支持的推動下,以“文化”為賣點的藝術品信托市場愈發吸引投資者的眼球。尤其是在房地產信托風險已成行業共識之際,管理資產今年首次突破5萬億元的信托業正尋求轉型的突破口,目前各家信托公司正努力降低對房地產這一傳統主營業務的依賴,而文化產業基金正成為轉型“掘金地”。有投資人表示,“在房地產信托逐步減弱的情況下,文化產業不失為信托產品一個很好的標的,如果能將文化產業產品化,以信托化方式打包,資本對接將變得容易”。
不過,也有市場人士對于現在的文化信托現狀表示出憂慮。作為信托市場近年來逐漸崛起的新品種,伴隨著藝術品金融在中國的爆炸式發展,藝術品信托在一片爭議與熱炒中越做越大。爭議的焦點除了對藝術品估值體系不完善的擔憂之外,亦包含對藝術品信托退出機制的爭辯。而隨著這類產品到期日的逐漸臨近以及到期產品的增加,能否功成身退已成為信托公司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數字
據統計,2011年藝術品信托發行數量為45款,比前年增加35款,增長幅度達到350%。2011年藝術品信托發行規模為55億元,而2010年發行規模僅為7.5億元,同比增長633%。截至今年5月底已有17款藝術品信托發行,募集資金規模預計可達21.35億元,平均預期收益率達到10.41%。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