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擴張性政策刺激增長效應可能下降
8月2日訊 央行在今日公布的《2012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指出,當前,支撐中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基本面并未發生根本性變化,在宏觀政策預調微調的協調配合下,中國經濟有望繼續保持穩定增長。但也要看到,全球經濟復蘇艱難曲折,國內結構調整和擴大內需任務仍然艱巨。中國經濟總量已較為龐大,勞動年齡人口增長逐步放緩,資源環境約束漸趨增強,發展模式面臨調整和轉變,經濟的潛在增長水平可能會經歷一個階段性放緩的過程。在保持經濟平穩增長的同時,需要更加關注增長的質量和可持續性。
央行認為,從環比看,5、6 月份環比CPI變化仍未超出歷史同期平均水平。需要更多地使用季節調整后的環比指數,以更為準確、客觀地衡量物價水平變化。同樣,受到基數降低等影響,8月份后同比CPI有可能出現一定回升,目前看回升力度不會太大。當前物價對需求擴張仍比較敏感,擴張性政策刺激增長的效應可能下降、刺激通脹的效應則在增強。
下一階段,中國人民銀行將繼續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各項部署,堅持科學發展主題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主線,把握好“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增強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和靈活性,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微調。進一步提高貨幣政策的有效性,有效解決信貸資金供求結構性矛盾,切實強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促進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和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為經濟結構調整創造穩定適中的貨幣金融環境。
央行表示,將綜合考慮外匯流入、市場資金需求變動、短期特殊因素等情況,運用逆回購、正回購、央行票據、存款準備金率等各種流動性管理工具組合,靈活調節銀行體系流動性,引導市場利率平穩運行。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組合,繼續發揮宏觀審慎政策的逆周期調節作用,引導貨幣信貸平穩適度增長,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模,著力優化信貸資源配置。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引導金融機構用好利率浮動定價權合理定價。
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推動金融市場規范發展,繼續發揮直接融資的作用,更好地滿足多樣化的融資需求。深化金融機構改革,有效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保持金融體系穩定。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