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短期產品收益下跌加速
據第一理財網理財產品庫不完全統計,在7月7日至7月13日的一周期間里,納入第一理財網監測的72家銀行共發行了346款理財產品,較上一周期的378款減少了32款,降幅為14.55%。從產品發行主體上來看,一周時間共有38家銀行發行了理財產品。其中,中國銀行以40款的發行繼續位居榜首,排名第二的是浦發銀行,發行量為29款,深發展銀行以25款的發行量位居第三,蘇州銀行、農業銀行和華夏銀行等緊隨其后。
從投資幣種看,人民幣產品322款,外匯產品24款(美元9款、歐元9款、澳元9款、港元2款、英鎊1款)。
從委托期限看,在7月7日至7月13日一周期間發行的理財產品中,1個月以下的理財產品,發行數量為14款,占總發行量的4.05%;1-3個月理財產品,發行數量為217款,占總發行量的62.72%,發行比重較上一周期增長5.84%;3-6個月的理財產品,發行數量為68款,占總發行量的19.65%,發行比重較上一周期增長0.60%;6-12個月理財產品,發行數量為41款,占總發行量的11.85%,發行比重較上一周期下降4.02%;1年以上理財產品,發行數量為6款,占總發行數量的1.73%。
距央行年內的第二次加息已經過去一周,在這一周時間里,央行連續降息對理財產品的負面影響已經全面顯現,除了銀行對發行理財產品的熱情降溫外,產品的收益也出現大幅下滑,特別是短期理財產品的收益下滑幅度明顯增大。如浦發銀行的“匯理財穩利”系列中7月12日發行的第44期產品中35天5萬元起產品的預期收益為2.5%,7月9日發行的第43期產品中相同條件下的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為3.1%,預期收益下降了0.6個百分點,而3個月期限5萬元起的產品收益卻只從7月9日的3.3%下跌到了3.1%,下跌幅度僅為0.2個百分點。由此可見,雖然理財產品的發行仍以短期理財產品為主,但在再次降準乃至降息的貨幣寬松預期下,中長期理財產品不僅受到投資者的青睞,同時銀行也將更多的關注放在了中長期理財產品上。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