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監會:今年保障安居工程貸款增速超50%
2011年底商業銀行整體加權平均資本充足率12.71%
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在24日發布的銀監會2011年報中表示,今年銀監會將引導銀行業積極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貸款增速超過50%。這是銀監會首次對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提出具體信貸目標。
年報稱,銀監會2012年將繼續突出堅守風險底線,準確把握風險防控的重點,嚴控平臺貸款風險和房地產貸款風險。同時,積極落實宏觀調控政策,加強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服務支持力度。
不良貸款率同比下降
年報顯示,截至2011年底,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額113.3萬億元,同比增長18.9%,負債總額106.1萬億元,同比增長18.6%。商業銀行整體加權平均資本充足率12.71%,同比上升0.55個百分點,390家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水平全部超過8%。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余額1.05萬億元,同比減少1,904億元,不良貸款率1.77%,同比下降0.66個百分點。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金余額1.19萬億元,同比增加2,461億元,撥備覆蓋率278.1%,同比提高60.4個百分點,風險抵補能力進一步提高。
加大安居工程信貸支持
年報表示,銀監會積極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強對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信貸支持。優先支持資本金足額到位、管理精細的項目;支持符合條件的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省會城市政府融資平臺統籌轄內公租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管理、融資和償債;針對保障性安居工程項目的需求特點改進信貸管理模式;貸款利率按中國人民銀行利率政策執行,根據風險原則定價。
銀監會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在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同時嚴密防范貸款風險。密切關注項目實施進展,建立項目臺賬,動態監測立項、審批、開工、資本金到位、信貸資金流向和工程進度等情況;設定還款方式,項目建成之后一年兩次還本、利隨本清。
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底,銀行業金融機構保障性安居工程貸款余額4852億元,比年初增加1933億元,同比增長66.2%。
平臺貸款“降舊控新”
年報提出,2011年,銀監會按照“分類管理、區別對待、逐步化解”的原則,明確提出“降舊控新”的工作目標,重點推動風險控制和緩釋,使得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風險積累勢頭基本得到控制。
銀監會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按照“保在建、壓重建、控新建”的要求,建立平臺貸款“名單制”管理系統和總行集中審批制度,嚴格信貸準入條件,實施按月動態監測制度并按季開展現場檢查。
銀監會表示,2012年商業銀行要嚴防平臺貸款風險。按照堅持“政策不變、深化整改、審慎退出、重在增信”的基本思路,積極穩妥解決債務償還和在建項目后續融資問題。
房地產風險可控
年報指出,2011年,銀監會力促實現“房價合理回歸”目標的同時,積極防控房地產信貸風險。
銀監會透露,一直以來銀監會組織商業銀行開展多種壓力情景下房地產貸款綜合壓力測試。結果表明,在壓力情景下銀行房地產貸款和房地產相關上下游行業貸款的不良貸款率均有一定幅度上升,但由于目前我國銀行業抗風險能力較強,房地產市場波動對銀行業損益和資本的影響總體仍在可控范圍內。
銀監會提出,要進一步加強行業信貸集中度管理。要求房地產貸款總量偏多、占比偏高的銀行業金融機構重新審視自身業務發展戰略與風險偏好,嚴防房地產貸款行業集中度過高可能造成的風險。
此外,銀監會印發《關于加強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風險監管的通知》,要求房地產貸款余額占全部貸款余額超過30%的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壓降到20%以下。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