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分競爭中提升銀行持續獲利能力

                2012-04-11 09:31    來源:金融時報

                  業內專家指出,強制性的整治固然能夠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但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需要金融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只有在充分競爭中銀行業才能真正提升持續獲利能力,金融消費者和股東權益也才能在銀行自覺提升服務的過程中得到保障。

                  最近,銀行的日子似乎不那么好過。盡管各大商業銀行2011年度財務報告披露的業績十分搶眼,但得來的并不都是贊許。在經濟下滑的情況下,銀行的高利潤被與廣遭詬病的收費話題聯系在一起,一時間氣氛凝重。

                  那么,究竟該如何看待銀行的高利潤?人們在批評銀行亂收費的背后,還有哪些根源問題需要認真思考?近日,記者采訪了一些業內人士,試著尋求一些答案。

                  “現在都攻擊銀行亂收費,說實話,銀行內部也確實有點亂。”近日,某大型銀行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一些分支機構為了完成上級下達的中間業務收入指標,上浮企業貸款利率,爾后把上浮的部分算作中間業務收入;有些原本沒有中間業務科目的業務部門也紛紛向企業收取各種“信息咨詢服務費”,并冠以“投行業務咨詢費”的名義,納入中間業務收入———“總之,只要能夠收費的項目絕不放過,名目或許不同,但大同小異。”

                  不過,對于輿論的批評,一些銀行抱怨:“現在要求轉變發展模式、與國外先進銀行看齊,提高中間業務收入是重要的評價指標。每年考核指標都按增長30%至40%往下壓,而且與獎金工資掛鉤。如果完不成任務,員工不僅獎金拿不到,有的還要扣工資。不這么做又怎么辦?”

                  上述知情人士告訴記者,目前銀行真正做中間業務的部門主要有:投行業務、資產管理業務、私人銀行業務、金融市場業務(包括資金交易、債券、貴金屬等)。其所在的銀行每年超過1/4的利潤來自于金融市場部,約1/5的利潤來自于投資銀行業務,而投行業務很多收入是靠收費來的。

                  “嚴格地說,業務部門收取的所謂‘信息咨詢服務費’也不能算作亂收費———因為在接受咨詢服務前,每個客戶都是自愿與銀行簽訂合同的。但問題是,這樣的中間業務含金量究竟有多少?”上述人士坦言:“國際銀行所提供的中間業務服務往往是跨市場、跨領域的;而國內,目前銀行很多領域不能進入、很多業務不能做,提供的服務十分有限,根本無法與外資銀行去競爭———銀行經營模式轉型是對的,但如果政策不放開、市場不放開,則很難。”

                  前不久,銀監會剛剛通報了銀行業不規范經營專項治理工作進展情況,要求所有銀行從4月1日起嚴格按名錄收費,凡未納入名錄的一律不得擅自收費。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各家銀行均已組織了自查整改,并在營業網點公布了“七不準、四公開”規定,網點服務收費明碼標價,以全面接受社會監督。然而,銀行收費問題的背后,實際上反映了我國銀行業可持續發展面臨的瓶頸問題。

                  業內專家指出,強制性的整治固然能夠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但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需要金融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只有在充分競爭中銀行業才能真正提升持續獲利能力,金融消費者和股東權益也才能在銀行自覺提升服務的過程中得到保障。

                  其實,拋開銀行在服務收費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僅憑銀行業對中間業務的重視程度,我們已經能夠感受到業界對未來形勢的憂慮。然而,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和市場環境有著很大不同,銀行業盲目追求中間業務收入指標的快速增長的現象值得思考。

                  以美國銀行業為例,一方面,由于美國經濟發展程度很高,基礎設施和城市化建設已經完成,對銀行貸款的需求空間早已無多,美國的大型企業則基本上通過資本市場進行籌資;個人和中小企業成為銀行的主要貸款對象。另一方面,由于資本市場高度發達,影子銀行體系將傳統商業銀行的職能交由資本市場來完成,商業銀行則是通過發行票據籌集資金,將資金貸給企業后,并不持有到期,而是“發起并銷售”,通過將貸款打包證券化、轉讓等過程,收取費用。

                  這一點,可以從美國銀行業中間收入的構成得到印證。據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介紹,在美國商業銀行與儲蓄機構的非利息收入構成要素中,資產證券化收入占比最高,達到11%,此外,托管業務收入、存款賬戶收費、投資銀行業務收入、交易收入、保險收入等亦占有較大比重,構成美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入的重要來源。

                  而中國的情況與之相去甚遠。在我國,商業銀行充當金融中介,吸收儲戶資金,經過信息篩選后,貸款給企業,從而賺取存貸利差。由于資本市場發展尚不完善,目前中國經濟發展仍然主要依靠貨幣推動,這無疑使銀行資金在經濟建設和企業發展過程中充當著無可替代的角色。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現行的經濟模式成就了銀行的高額利潤。從最近公布的財務報告看,凈息差收入占到了銀行利潤的80%以上,與此有密切關聯。

                  而與美國銀行業中間業務收入構成相比,我國銀行中間業務收入構成較單一,主要來自于結算和代理等手續費收入,且總規模不足凈息差收入的1/4。這一方面說明,我國銀行業中間業務收入增長仍然十分緩慢、產品匱乏;但從另一個角度,也說明目前我國經濟發展模式對銀行貸款的需求仍然較大,銀行發展中間業務的動力不足。而從某種程度上說,當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時,中間業務才會到來。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中國銀行業可以坐等。實際上,隨著加息周期的過去,銀行業靠吃利差輕易獲利的日子正在走向盡頭。更重要的是,即便是目前凈息差收入占比很高,也不能說明我國銀行業借貸資產的盈利能力很高。

                  銀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商業銀行凈息差為2.7%。而資料顯示,完成利率市場化國家的銀行凈息差為1%左右———利差收窄是利率市場化的必然結果。

                  “要應對利率市場化的挑戰,銀行業就必須進一步提升借貸資產的盈利能力,而這取決于一個銀行的議價定價能力、業務結構、服務能力、成本管理等多方面因素。因此,對銀行業來說,盈利能力的提升,其背后將是全方位的轉型與變革。”宗良說。

                  不過,需要看到的是,利率市場化不僅僅是放開銀行存貸利差控制,市場定價利率需要發達的金融市場和完善的利率流通渠道、豐富的利率金融產品和完整的利率曲線為依托。而銀行借款業務和金融性貸款業務的發展也離不開發達的金融市場和多層次、多元化的金融產品。

                  應該說,利率市場化改革給銀行借貸業務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促使我國銀行業向批發銀行和零售銀行轉型。可以預見,作為我國金融體系的主體,商業銀行在面臨挑戰的同時,也將迎來參與金融市場發展、實施多市場操作的機遇。

                責編:王金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瓜视频有直播的不| 久碰人澡人澡人澡人澡91| 美女脱了内裤打开腿让你桶爽 | 色偷偷亚洲综合网亚洲| 国产精选之刘婷野战| 中国一级特黄特级毛片| 日本小视频免费|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无码av| 男女一边摸一边脱视频网站| 国产午夜鲁丝片AV无码| 97久久精品人妻人人搡人人玩| 好吊日视频在线|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亚洲老地址| 欧洲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俄罗斯极品美女毛片免费播放| 精字窝全球最大华人|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 97欧美精品激情在线观看最新| 好大好爽好舒服视频| 久久久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午夜片在线观看|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女人和男人做爽爽爽免费| 久久久不卡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在线不卡免费视频一区|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vr在线观 | 夜夜高潮天天爽欧美| 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 狠狠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蜜桃| 西西午夜无码大胆啪啪国模| 草莓视频黄瓜视频| 888米奇在线视频四色| 888奇米影视|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 综合偷自拍亚洲乱中文字幕| 欧美精品福利视频| 斗罗大陆动漫完整免费| 大桥未久恸哭の女教师| 国产人va在线|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天堂不卡 | 久久人妻av一区二区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