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金融危機時期的美聯儲:耶倫最早表達擔憂
現任美聯儲主席耶倫或許是最早表達了對金融危機擔憂的美聯儲成員。
其間美聯儲上周五公布了2008年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的完整文本記錄,這一為了體現政策透明而實施的政策今年已經走過了第10個年頭。2008年是金融危機的高潮時期,雷曼的倒閉一時間令美國金融機構風險陡升,而此期間的會議內容則向人們還原了美聯儲應對危機的思路。
耶倫表擔憂
2008年1月,耶倫表示,嚴重的經濟衰退和信貸危機的風險非常之高。房地產市場持續下行,金融市場波動,美國經濟已經不僅僅只是在衰退邊緣了。不過耶倫對失業率的預測卻過于樂觀,她認為2008年失業率會升至5.25%,2009年會降至4.75%。同年3月,耶倫稱懷疑經濟衰退已經開始了并且經常警告稱,金融市場承壓會給美國經濟帶來風險。
2008年夏天,大宗商品價格飆升,促使美國通脹短期內走高。耶倫在2008年6月25日的會議上表示:“我們下一步應該提高聯邦基金利率,什么時候加息是個問題。到今年年底那會,我覺得我們不需要如此寬松的貨幣政策了。”耶倫的想法代表了美聯儲內部的主流聲音,但伯南克卻表示所獲得的信息尚不足以支撐加息,所以將利率維持在2%。雖然耶倫支持伯南克的決定,但警告稱其對實體經濟下行的風險極其擔憂,她認為通脹上行的風險已經減退了。
2008年12月底,耶倫則開始完全支持那些為增加金融系統流動性而采取的行動,并表示支持為增加信貸供應和降低借貸成本而作出的努力。
內部仍有分歧
雖然早在2007年最后一次FOMC常規會議中,時任舊金山聯儲主席的耶倫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但仍有很多樂觀的聲音在美聯儲內部蔓延。
2008年1月的FOMC會議中,時任美聯儲FOMC副主席、紐約聯儲主席的蓋特納曾表示,眼前并非一片黑暗,“世界經濟看起來似乎仍有些力道,我們依舊認為世界經濟還不算壞。經濟增速略微放緩,通脹風險降低。同時經濟增速又不至于放得太緩,以至于加大美國經濟增長的下行風險。”他同時表示:“這可能有些過于樂觀,但世界看起來依舊相當不錯。”
然而,從過去幾年全球經濟發展的情況來看,蓋特納的確是過于樂觀了。
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BEA)的數據顯示,2008年第一季度美國實際GDP環比下降2.7%,盡管第二季度曾短暫實現2%的增長,但其后第四季度則大幅下跌8.3%。同時,金融危機中美國金融體系的岌岌可危以及金融危機后歐元區債務危機都是“糾纏”全球經濟發展的重大問題之一。
而在2008年1月的會議中,時任美聯儲主席的伯南克曾表示:“我們的政策利率過高,經濟存在下行風險,我對此很擔憂。”
隨著危機的深入,2008年6月會議中伯南克即對雷曼的情況表示擔憂,他稱:“3月我們看到的危機狀況有所減退,但我仍不能排除系統性危機的可能性。我對雷曼十分擔心。”
事實再一次驗證了伯南克的敏銳直覺。3個月后,就是2008年9月15日,雷曼宣布破產。而這一天也預示著金融危機終迎來了其高潮期。
AIG以及其他金融機構都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伯南克表示:“我認為我們的降息政策是非常好的。今年早些時候,我們采取了快速行動,這還是有效果的。雖然當時此舉存在明顯爭議以及不確定性。”他同時表示,美聯儲尚無足夠的信息,所以暫不做進一步降息打算。
雷曼破產之后的數月里,情況不斷惡化,美聯儲也不得已采取降息措施。伯南克表示:“我們處在歷史性時刻,金融危機十分嚴重。對于貨幣政策,我們需要從傳統思路中跳出。”
與此同時,2008年11月25日,美聯儲宣布將購買機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大名鼎鼎的量化寬松(QE)政策至此開始。
而2008年一系列政策會議期間,現任美聯儲主席耶倫曾作為舊金山聯儲主席,在會議中屢次表達其對金融危機進展的擔憂。她表示,嚴重的經濟衰退和信貸危機的風險非常之高。對于采取的部分措施,耶倫稱:“我完全支持那些為增加金融系統流動性而采取的行動,我同時支持為增加信貸供應和降低借貸成本而作出的努力。”(戴金鴻)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