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美元走勢跌宕起伏 2014年強勢美元將再現
和訊外匯消息 2013年美元走勢平平淡淡,大多數時間運行于80.00關口上方。美聯儲和他的主席伯南克仍是最耀眼的明星。美聯儲內部關于是否繼續QE的爭論自2012年年底開始并愈演愈烈,而這種爭議持續了整整一年,終于在伯南克即將離開這個舞臺的時候,市場得到了滿意的結論。
自伯南克2013年2月份首次表示考慮縮減QE時,市場預期就開始推動美元走高。雖然,美元全年走勢跌宕起伏,最終可能以微幅上漲報收。但是,市場利率已經提前表現。到目前為止,美國30年期抵押貸款固定利率自年初的3.34%漲至目前的4.47%;10年期國債收益率自年內最低點漲了一倍。
從歷史上來看,高利率和強勢美元具有很強的相關性。雖然,這種相關性存在一定的時滯。但是,美元已經具備了長期走強的基礎。更強勁的GDP增速和更低的失業率預期可能會支撐美元。美聯儲最新的季度資金流向報告數據顯示,美國家庭部門的債務自金融危機以來再度上升,也就是說美國人停止了凈償還債務,再杠桿化正式開始。按揭貸款和信用卡借貸的大幅增加意味著美國人削減開支的日子已經過去了,美國家庭消消費可能再度成為未來經濟增長的引擎,這對于美國經濟尤其重要。美國經濟的增長推動力還將來自于制造業的回流,經濟復蘇的競爭力會刺激新一輪投資,在2014年帶來全面復蘇,因為在金融危機之后,美國降低的人力成本、低廉的能源價格令其處于競爭的高地。
新禧年以來美元指數在創出121.02的十數年高點后,開始了其漫漫跌途。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后,美聯儲實施了多次QE令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急劇擴大。很多分析者認為,美元很快將丟失國際儲備貨幣的地位。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都已經開始嘗試繞開美元來進行國際貿易。中俄印度都曾經向IMF建議建立超國家主權儲備貨幣,中國更是借機將人民幣推向全球,并迅速開拓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2013年全年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量有望達到4萬億元,而2011年還僅有2萬億水平;同時,人民幣已取代歐元,成為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常用國際貿易融資貨幣,國際貿易采用人民幣計價及結算的比率,已由2012年1月的不到2%增至今年10月的8.66%。美聯儲濫發貨幣令貿易國對美元信心逐漸消退,全球銀行和商人正在尋求替代品,這也令人民幣國際化的速度超乎預期。所以,美聯儲不得不盡快的縮減QE,令美元步入強勢盡快恢復信譽。
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速放緩造成資金回流美國,并推動美元走強。當美聯儲擴張資產負債表并釋放美元時,市場流動性就如洪水猛獸般沖向新興經濟體,導致本幣升值和國內信貸擴張,以及通貨膨脹加劇;而當美聯儲進入加息周期時,新興經濟體又面臨著資本外流,令本幣匯率急跌,國內流動性緊張。美聯儲宣布縮減QE之時,國際金融機構紛紛做出抬升利率的決定,并試圖借美元回流之際,賺取利率上的差額。這也正是美國當局想要看到的,因為任憑市場炒作,最終的受益者終究會是美國,并推動美元升值。
(作者 崔凱)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