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前夕美指持續回落 看歐元強勢能否延續
美元指數周一(12月16日)全天交易中下跌0.12%,收報80.08。美聯儲(Fed)貨幣政策委員會將于12月17-18日召開利率決議,投資者耐心等待聯儲是否會在2013年的最后一次會議中決定開始對每個月850億美元的資產采購項目進行規模縮減。由于這類債券采購對美元幣值有壓制作用,項目的結束也被認為是對美元的利好消息。
一項針對貨幣交易員、分析師和策略師的調查顯示,美元多頭正下注美聯儲將在本周的議息會議上縮減購債規模。美聯儲可能在即將到來的會議上將每月購債規模削減50億-100億美元,這是美聯儲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在任期內的最后一次會議。
不過西太平洋銀行(Westpac)全球外匯策略部主管Robert Rennie稱,“我們的觀點仍是不會縮減購債。不過我們可能看到技術性縮減,規模可能很小。不過在縮減的同時可能會伴隨著削減超額儲備金利率(IOER),該措施旨在鼓勵銀行將更少的資金存放在美聯儲,轉而將更多的資金借貸給實體經濟。總體而言,這些政策結果將造成總體較為中立的政策轉向。”
周二(12月17日)亞市早盤,歐元/美元震蕩小幅走高,現交投于1.3759一線,隔夜在美國經濟數據向好,以及歐洲央行(ECB)行長德拉基(Mario Draghi)在證詞講話中暗示會前必要時進一步放寬政策措施的背景下,歐元/美元旋即自日內高點有所回落,但總體仍保持強勢;英鎊/美元窄幅盤整,現交投于1.6296一線;澳元/美元弱勢走低,現交投于0.8938一線;美元/日元于103.00一線震蕩。
美聯儲會以縮減QE作別2013嗎?
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于去年9月推出第三輪量化寬松(QE3)時表示,將在勞動力市場出現顯著改善前持續購買資產。目前美聯儲每個月購買400億美元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以及450億美元的長期國債,旨在通過壓低長期利率來鼓勵更多借貸、支出和投資,從而推動經濟增長。
去年12月,美聯儲還宣布將基準利率與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掛鉤,在失業率降低至6.5%、通脹率不超過2.5%之前都將維持寬松貨幣政策。美聯儲的通脹目標是2%。而美聯儲此前預計低利率將保持到2015年年中。
美聯儲超級寬松的貨幣政策是美股大漲的主要推手,如今已將標普500指數(The s&p 500 index)和道瓊斯指數(Dow Jones index)推到了歷史最高水平。但市場沒有忘記,該來的總會來。美聯儲將于本周12月17日至18日舉行今年最后一次FOMC議息會議,美聯儲是否會以開始縮減QE來結束動蕩不安的2013年?
上周美聯儲多名官員的講話讓市場很難完全排除12月縮減QE的可能性。里奇蒙德聯儲(Richmond Fed)主席萊克(Jeffrey Lacker)表示,他預計這周的FOMC會議上仍將討論有關縮減QE的相關事宜。圣路易斯聯儲(St Louis Fed)主席布拉德(James Bullard)表示,縮減QE的過程取決于經濟數據,隨著勞動力市場數據改善,12月行動的概率已有所上升。此外,達拉斯聯儲(Dallas Fed)主席費舍爾(Richard Fisher)也稱,12月縮減QE是有余地的,他認為QE計劃的成本已經遠超收益。
美聯儲看重的是數據,但10月以來美國經濟數據卻好壞參半。最新數據顯示,美國11月零售銷售環比上漲0.7%,好于市場預期。但消費數據卻伴隨著令人失望的失業數據。上周四(12月12日)公布的美國前一周首次申請失業金人數大幅增加,為36.8萬人,遠高于市場預期的32萬人,創下10月以來的最糟水平,逆轉了近期的積極趨勢。這一疲軟的最新數據令任何一位傾向于提早開始縮減QE的FOMC成員感到為難。
讓縮減QE的問題變得更復雜的因素還包括美聯儲主席的職位交接。明年1月31日將是現任主席伯南克卸任的日子。而對于即將接任這一職位的美聯儲副主席耶倫來說,能從一開始就把握整個QE縮減的進程將更有利于政策平穩執行。
多數市場人士的預期是,美聯儲會選擇等待勞動力市場真正出現實質性改善的證據才開始縮減QE,而這很可能要到明年3月。縮減的最初階段,美聯儲可能會減少50億至100億美元的購債規模。
高盛(Goldman Sachs)美國經濟學家David Mericle表示,共識預期美聯儲12月縮減QE的可能性增大,但這依然是少數人的觀點,因為美聯儲不愿給市場帶來鷹派意外。他預計美聯儲將在明年3月開始縮減QE,而明年1月也有可能行動。他還預計,美聯儲將在本周會議上略微改變經濟預期,很可能下調通脹和失業率預期,小幅上調經濟增長預期。
沒有人知道伯南克在離開美聯儲之前是否會開始推動那扇關閉QE的門,萬般預期,市場也只能沉默而耐心地等待本周四(12月19日)的FOMC決議和伯南克新聞發布會。
歐洲央行是否會扼殺歐元強勢?
自今年7月以來,歐元地位持續走強,對西方主要貨幣匯率不斷走高。最近一段時間,歐元/美元的匯率曾一度上探至兩年新高的1.3831,歐元/日元升破4年多來最高水平的139.00。不難看出,歐元匯率近期持續走高不僅受歐債危機減退、歐元區經濟形勢出現好轉等宏觀經濟因素的影響,而且也與投資者重新關注和進入歐洲證券市場等市場因素有關。
不過,部分金融分析人士認為,受歐元區經濟復蘇進程緩慢、歐洲央行不愿歐元持續升值、歐元推動利差支撐等因素的影響,歐元地位堅挺也許難以持續下去。目前歐元區經濟雖已經走出衰退,但復蘇勢頭卻依然疲弱乏力,從而使歐元地位難以得到經濟基本面強有力的支撐。
歐元持續升值已經開始影響到歐元區出口競爭力并沖擊到歐元區出口行業。歐洲工商界對歐元持續升值深表擔憂,認為這將會制約歐洲企業對外出口和擠壓歐洲企業的利潤空間。因此,如果歐元持續升值直接影響到歐元區出口和經濟復蘇,歐洲央行很可能會通過降低利率、增加貨幣供應量等措施來抑制歐元匯率繼續走高。
花旗集團(Citigroup)外匯策略團隊日前指出,近期多位歐洲央行官員的講話似乎暗示著,當局或將接受可能限制邊緣國家政府債券需求的各類舉措。有更多潛在的跡象顯示歐元區邊緣國家債市和股市正失去之前的上沖動能,進而暴露歐元近期升勢的脆弱性。流動性環境的惡化以及銀行部門去杠桿進程的深化將增添歐元區經濟增長的憂慮,同時對歐元構成壓力。
同時,花旗集團并看空歐元中短期趨勢,該行在另一份報告中稱,根據歐元/美元利差、歐美銀行股表現及歐美經濟數據對比等方面來看,歐元/美元或已顯著高于公允價格,存在回落風險。該行表示,“公允價格模型顯示,歐元/美元短線或跌向1.3450水平。當近期經濟數據及美聯儲決議公布時,投資者需對歐元/美元表現持更為謹慎的態度。”
花旗首席技術分析師Tom Fitzpatrick在近期公布的2014年展望報告中預計,整體而言,2014年將會以緩慢步伐延續近幾年全球經濟的修復過程,而歐元/美元可能大幅下挫至1.1800-1.2200區域,而若歐洲央行推出超寬松政策則將有推波助瀾的效果。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