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區經濟整體不容樂觀 服務業擴張勢頭放緩
上周四(11月2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11月制造業活動繼續維持擴張態勢,然而服務業擴張勢頭有所放緩。歐元區第2大經濟體法國的經濟也不太樂觀,該國甚至被多位經濟學家比作“歐洲經濟薄弱一環”,有的經濟學家還認為該國經濟狀況都不如歐元區邊緣國家。區內其他國家經濟狀況也不盡如人意,即便沒有進入衰退,也處于停滯的狀態。
作為歐元區第1大經濟體,德國經濟表現尚可,數據顯示,未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德國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終值年率增長1.1%,預期增長1.1%,初值增長1.1%,前值增長0.9%。然而,歐元區三季度GDP僅僅增長0.1%,較前一季度的0.3%的增速明顯放緩。
DN Associates經濟學家Roger Nightingale稱,在金融危機期間,美國陷入了衰退中,歐洲卻幸災樂禍,并為美國得到應有的懲罰而暗喜。他們稱美國的危機不會波及到這邊,他們錯了,他們后來遭到的打擊更嚴重。但是當美國緩過神來,并在某種程度上處于復蘇狀態時,歐洲卻比不上美國。
雖然德國經濟表現尚可,但其國內政治卻不穩定,德國經濟專家委員會成員Volker Wieland稱,盡管德國經濟增長加速,政治和經濟風險猶存。該委員會為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提供經濟方面的建議。像大多數觀察家一樣,我們預計德國明年經濟增長將加速,而且私人投資者和消費一直比較低,應該會進一步上升,但仍存在許多不確定性。有關政府在收入所得稅和能源稅方面的政策一直阻礙投資。
國際觀察者正密切關注德國緩慢的組閣進程。默克爾領導的基民黨(CDS)正尋求與社民黨(SPD)組成聯合政府。Wieland警告稱,這樣的聯合政府可能對經濟帶來負面的影響。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