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即期匯率步入6.10時代
導讀:據信息時報記者粗略統計,截至今年7月末,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已經連續10個月升值,名義有效匯率則連續7個月升值。以實際有效匯率為例,去年10月至今已經連續升值8.7%。雖然7月份人民幣有效匯率升值,但與當月人民幣對多種貨幣中間價貶值的走勢相背離。7月,人民幣對日元中間價貶值1.3%,對歐元貶值1.84%,對英鎊貶值0.15%,僅對美元中間價略升0.03%。國際金融問題專家趙慶明對此表示,人民幣中間價與實際匯率之所以出現背離,是因為BIS采用的匯率標準并非是開盤中間價,更多采用市場即期匯率。而7月份人民幣在即期市場漲勢可觀,進入8月以來,人民幣在即期市場依舊強勁。
繼6月升值勢頭明顯放緩后,人民幣匯率于7月重新擴大升值步伐。上周五,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開盤后升破6.11元大關,再次創下匯改以來的最高水平。與此同時,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8月1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和名義有效匯率繼續在升值軌道上運行,分別環比上升0.97%和0.82%,至此,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已經連漲10個月。
據信息時報記者粗略統計,截至今年7月末,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已經連續10個月升值,名義有效匯率則連續7個月升值。以實際有效匯率為例,去年10月至今已經連續升值8.7%。雖然7月份人民幣有效匯率升值,但與當月人民幣對多種貨幣中間價貶值的走勢相背離。7月,人民幣對日元中間價貶值1.3%,對歐元貶值1.84%,對英鎊貶值0.15%,僅對美元中間價略升0.03%。國際金融問題專家趙慶明對此表示,人民幣中間價與實際匯率之所以出現背離,是因為BIS采用的匯率標準并非是開盤中間價,更多采用市場即期匯率。而7月份人民幣在即期市場漲勢可觀,進入8月以來,人民幣在即期市場依舊強勁。
在即期市場,8月初以來人民幣對美元的即期匯率再度走強,上周五更是開盤便創出6.1093的歷史新高,正式邁入“6.10時代”。多位市場交易人士在接受信息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本輪人民幣即期匯率迭創新高,主要是受到市場對于經濟面的看好而推動,并非央行有意引導。伴隨著監管層強調”穩增長“的聲音漸起,尤其是明確提出保經濟增長不滑出“下限”后,市場普遍認為今年中國GDP增長率已基本觸底,未來繼續下滑的空間不大,為人民幣走勢提供了支撐。與此同時,外圍方面,美聯儲對于何時開始縮減購債規模的時間表仍然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使得美元繼續整體承壓,鑒于匯率的“蹺蹺板”作用,人民幣的升值動力也在增強。
小資料
實際有效匯率
實際有效匯率,是剔除了通貨膨脹對各國貨幣購買力的影響之后,本國貨幣與所有貿易伙伴國貨幣雙邊名義匯率的加權平均匯率,通常以對外貿易比重為權數。實際有效匯率不僅考慮了所有雙邊名義匯率的相對變動情況,而且還剔除了通貨膨脹對貨幣本身價值變動的影響,能夠綜合地反映本國貨幣的對外價值和相對購買力。
(作者:徐嵐)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