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議息周漸入高潮 全球貨幣政策"戰國"風云起
超級議息周漸入高潮,全球貨幣政策進入“戰國”時期的特征愈發明顯。
為了抑制本幣跌勢,30日開會的印度央行宣布維持基準利率不變,本月早些時候該行提高了部分利率;同日,澳大利亞央行行長斯蒂文斯叩響了降息大門。前一天,以色列央行按兵不動,中止之前的連續降息。
從亦步亦趨,到眼下的南轅北轍、“百花齊放”,分析人士認為,全球貨幣政策其實是回到了本輪危機前的常態。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好事,今后各經濟體的政策可能更多地取決于各自的經濟周期發展。
全球貨幣政策南轅北轍
30日,印度央行宣布維持基準回購利率在7.25%不變。不過重申,當前的政策首要目標,是維持本幣的穩定。受熱錢外流以及經常賬赤字等因素影響,印度盧比今年以來一度大幅下跌。
為了穩定匯率,印度7月15日宣布調升兩類利率,將邊際貸款工具和銀行利率從8.25%雙雙上調至10.25%。此外,央行還將通過公開市場出售1200億盧比國債,以吸收流動性。這些措施的目的都是為了通過減少供應來遏制盧比下跌。自8日創紀錄新低以來,印度央行采取的措施已使盧比匯率回升了大約3%。
和印度類似的還有土耳其、印尼和巴西等國。土耳其本月23日宣布了今年以來的首次加息,將利率大幅上調75基點,至7.25%。此舉被認為是為了遏制土耳其里拉的快速貶值。印尼、巴西等國近期也采取了加息舉措,遏制熱錢流出和本幣下跌。
在其他一些經濟體,降息仍在“進行時”。澳大利亞央行行長斯蒂文斯30日再度發出寬松信號,他強調,通脹前景給央行在需要刺激需求時進一步放松政策留下了空間。
澳大利亞央行下周將召開議息會議。利率掉期市場的走勢顯示,交易員押注央行8月6日降息的概率接近90%。不僅如此,市場還預計,澳大利亞未來一年的降息幅度將領跑發達經濟體,主要為了提振國內需求,彌補中國經濟放慢導致的礦業需求下降。
逐漸走出“非常”狀態
澳大利亞絕非唯一一個還在降息的經濟體。匈牙利上周宣布降息至4%的歷史新低。此外,歐洲央行、英國央行也被認為還有進一步放松貨幣政策的可能。
還有一些經濟體則處在一個相對觀望的時期。7月29日,以色列央行宣布按兵不動,中止了之前的連續降息。僅在今年5月,該行就兩度降息,以壓低本幣并刺激出口。
對于各國貨幣政策最新出現的“百花齊放”、毫無趨同性的局面,一些業內人士認為,這說明世界經濟和貨幣政策開始走出金融危機時期的“非常”狀態,開始逐步回歸正常。
“一切正在回歸常態。”ING銀行亞洲首席經濟學家蒂姆·康頓30日對上證報記者說。“中央銀行的關注點重新回到國內經濟狀況,回到增長和通脹基本面。”
回顧過去四年,康頓稱,全球貨幣政策高度“不尋常”。金融危機的爆發,促使美聯儲采取了多輪臨時性的刺激措施,后者也成為經濟波動的主要來源。
“過去幾年全球經濟周期高度趨同,因為影響所有國家經濟波動的都是同一原因。”康頓說。在他看來,不管是QE、QE2還是“扭轉操作”,都只是一種短期的刺激,給資產價格帶來了暴漲暴跌,也引發的經濟的波動。
“上一次看到這種局面還是在這輪全球金融危機之前,當時大多數國家的貨幣政策都彼此差異很大。”安本資產亞太策略和資產配置主管彼得·埃爾斯頓對上證報記者說。
埃爾斯頓說,前兩年在金融危機爆發后,幾乎所有國家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即經濟滑坡、金融動蕩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四年后的今天,隨著金融危機的緩解和各國政策逐步發揮效果,全球各經濟體所面臨的問題開始出現分化。
對投資人而言,隨著各國政策出現分化,下一步的投資選擇可能更多地取決于各國自身的貨幣政策周期和基本面狀況。那些處在政策放松早期階段或是政策收緊晚期階段的經濟體,股市表現可能值得期待;相反,在放松晚期或是收緊早期的經濟體,股市可能難有上佳表現。
(朱周良)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