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總量擠水分 人民幣匯率或將維持震蕩上行
最新公布的6月份我國進出口數據同比回落,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外匯局5、6月間相關新規有助于為虛假貿易“擠水分”,可能導致未來的外貿總量繼續回落。與此相關,人民幣匯率受到“走出去”、“兩率市場化”等政策及供求關系變化影響,或維持震蕩上行趨勢,貶值不易出現。
渣打銀行宏觀經濟分析師李煒認為,進出口數據都偏弱,一定程度是受到此前打擊虛假貿易相關政策的影響。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認為,6月份對于區域物流貿易的特殊監管,使得相關數據趨于平穩,顯示貿易情況已基本擠去了套利資本流入的水分。同時,人民幣部分貶值預期也降低了游資套匯空間。
毫無疑問,與早有預期的基本面因素相比,國家外匯局對于虛假貿易打擊力度的上升,應該是制約外貿總量抬升的最核心新增因素。而且,這一“擠泡沫”過程可能會在相對較長時期內存在,并使得相關統計結果更為真實透明。
中信銀行(行情,問診)總行國際金融市場專家劉維明指出,5月份所謂“熱錢”已出現年內首度負增長,即大約有1154億元的人民幣流出,這一態勢可能在6月份也是持續的。
某國有大行外匯交易主管向證券時報記者介紹,近期離岸市場做空人民幣的力量不小,累計約有三四百億美元規模。有的是獲利回吐,還有就是“赤裸裸”的反向賣空操作?!安贿^,昨日盤中人民幣大跌,主要是幾家大行購匯造成的,可能是季節性的海外分紅需求?!彼嘎兜馈?/font>
截至收盤,昨日即期市場人民幣對美元收報6.1341,下跌46個基點,并與中間價78個基點的上漲態勢形成倒掛。與一個多月前的連續升值相比,“貶值”趨勢若隱若現。
關于這一問題,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兼職教授趙慶明表示,近來,針對資本項目放開及匯率市場化推進等的“政策吹風”頻頻,若要達成這點,首先必須實現人民幣匯率向均衡回歸之路,即既沒有低估也沒有高估。趙慶明指出,從目前國際社會的多數觀點來看,認為人民幣被低估的仍是主流。
劉維明指出,不管外貿總量如何變化,只要是維持順差,單從貿易這一角度來講,就是構成本幣升值的條件。著眼于消化部分行業、企業過剩產能的“走出去”及“國際化”,可能會增快我國對外投資的步伐,這也需要人民幣基本維持上行通道不變。
南京銀行(行情,問診)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張蘭告訴記者,相比勞動力或稅負政策等而言,人民幣匯率更多作用于產品的競爭力,對外貿的影響應居其次。因此,我國貨幣當局未來相關匯率政策,應以“穩”為主基調,匯率的雙邊波動將成為常態。
華南某股份制銀行部門負責人指出,目前的情況與1997年金融危機時,我國承諾不主動對外貶值略有類似之處,只是沒有公開表示出來。因此,人民幣匯率還將以震蕩上行為主,貶值不會出現。(朱凱)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