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投資者將為大舉押注新興市場付出昂貴代價
高盛集團資深策略師近日表示,過去10年來,許多投資者對新興市場過于樂觀,現在這種樂觀情緒終于降溫了,在金融危機期間誤判美國經濟優勢終結的投資者,將要為在新興市場的大舉押注付出昂貴代價。
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資深策略師Sharmin Mossavar-Rahmani近日表示,在金融危機期間誤判美國經濟優勢終結的投資者,將要為在新興市場的大舉押注付出昂貴代價。
她表示:“過去10年來,許多投資者和市場評論員對中國過于樂觀,這種樂觀情緒終于降溫了。許多人只是隨大流進入新興市場,對其中的主要國家資產配置過高,隨大流即便是錯誤的,也比孤單地被時間驗證是正確的輕松容易。”
Mossavar-Rahmani認為,美國股市的凈收益可能只是未來幾年西方回歸經濟主導地位的一點甜頭而已。Mossavar-Rahmani負責管理高盛私人客戶的資產組合。
她說道:“與美國相比,新興市場投資者承受的風險太高,美國的風險只是周期性的,而不是結構性的。”影響美國的許多周期性問題,比如高負債水平,也正在得到解決。
Mossavar-Rahmani補充道:“通常影響投資者增持美國資產的一個因素是美國的長期債務,但我們認為投資者沒有完全認識到為解決債務問題所做的大量努力。”
Mossavar-Rahmani四年前就反對大舉投資新興市場的這股趨勢,并試圖說服投資者和同事,堅守發達市場更為安全。
——————————
【數據分析】
匯豐:6月新興市場經濟活動增速為四年來最慢
據《華爾街日報》中文網報道,匯豐控股有限公司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新興市場經濟活動增速創四年多來最慢水平。而且,匯豐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簡世勛表示,眼下歐洲金融緊張局面緩解,新興市場的疲軟局面更大程度上是自身的增長問題。
匯豐周五公布的報告顯示,6月份匯豐新興市場指數從5月份的51.3降至50.6,為2009年5月以來最慢增速。該指數在國內生產總值(GDP)加權基礎上追蹤16個新興經濟體采購經理人指數(PMI)。該指數高于50表明經濟活動擴張。
6月份制造業活動分類指數為49.5,這是2012年10月以來新興市場制造業產值首次出現萎縮。當月16個新興經濟體的商業活動也有所放緩。 (中國新聞網)
新興市場遭遇逆風 不少新興市場上半年現金融動蕩
全球經濟的“雙速復蘇”或“三速復蘇”格局正在改變:發達經濟體和新興市場之間的經濟增速差距正在縮小;新興市場內部出現分化,在內部結構性瓶頸制約和外部資金流向逆轉沖擊下,不少新興市場上半年經濟增速出現下滑、金融市場動蕩。
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后的全球經濟復蘇過程中,最初呈現“雙速復蘇”格局:發達經濟體慢而新興市場快;此后又逐步演化為“三速復蘇”,即在新興市場依然保持高增長之際,發達經濟體出現分化,美國復蘇加速,而歐洲和日本經濟依然低迷。
不過,今年以來,全球經濟復蘇格局再度出現新變化:歐元區繼續衰退,美國保持較強復蘇勢頭,日本經濟在“安倍經濟學”刺激下也開始發力;而新興市場經濟增速則普遍放緩,部分國家甚至遭遇經濟增速明顯下滑、金融市場動蕩等問題。
花旗、匯豐等銀行機構日前下調了對新興市場今年的經濟預測。花旗將今年新興市場經濟增速從去年底預計的5.3%下調至4.8%,而2011年年中時的預測為6.3%。匯豐則將今明兩年新興市場經濟增速大幅下調了0.8和0.5個百分點,分別至4.6%和5.2%。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