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低迷中漸露曙光 熱錢助推人民幣升值
今年上半年,人民幣匯率呈現持續升值趨勢。2012年12月31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為6.2855,以此為基點計算,截至目前,今年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累計升值近2%。而去年全年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累計升值僅154個基點。
在國內經濟復蘇勢頭并不強勁之際,什么推高了人民幣匯率?首先是歐美日等經濟體實施寬松的貨幣政策,使得人民幣存在“被動升值”的壓力。比如,今年以來日元對人民幣的匯率貶值一度超過19%。
其次,與國外多數經濟體相比,國內經濟面相對較好,對國際資金的吸引力較大。再加之人民幣年初以來緩慢升值的預期較強,堅定了套利資金持續進入國內市場的信心。
此外,從利差交易來看,目前美歐日的基準利率在0至1%左右,而中國一年期人民幣存款基準利率為3%,為短期國際資本提供了進行利差套利交易的土壤,持續吸引美元、日元等外資涌入。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我國銀行代客累計結售匯順差為2208億美元,而去年銀行代客累計結售匯總順差額僅為1106億美元。套利資金大規模涌入成為人民幣匯率走高的重要助推因素。
“熱錢進來后帶有強烈升值預期,這種預期又進一步加大了升值壓力。”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院長丁志杰分析說。
為遏制熱錢等異常跨境資金流入風險,5月初外匯局發布通知,一方面加強銀行結售匯頭寸下限額度監管,另一方面強化進出口企業貨物貿易外匯收支分類管理,令熱錢借道虛假貿易流入的操作空間大幅收窄。
展望下一階段人民幣匯率走勢,渣打銀行維持今年人民幣溫和升值的觀點不變。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高級分析師周景彤認為,下半年人民幣升值幅度應會放緩。此外,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6月26日發布的三季度展望報告稱,“這一輪的人民幣快速升勢可能已接近尾聲。隨著匯率改革的不斷深化,雙向波動將成為常態。”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