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論全球債市走向
美聯儲官員及“債券之王”各執一詞
美國及日本國債收益率大幅攀升引發全球債市“黑五月”,并創下9年來單月最大跌幅。而對于后市是繼續下跌還是觸底反彈,美聯儲官員與債券市場大佬卻各執一詞。
據外媒報道,達拉斯聯儲主席費希爾(Richard Fisher)6月4日在多倫多發表演講后向外表示,他認為長達30年的美國國債牛市已經結束。他同時表示目前房地產市場表現良好、建筑業開始復蘇、房屋價格顯著上漲,并呼吁縮減美聯儲每月850億美元的購債規模。
費希爾一直對美聯儲當前的第三輪購債方案持批評態度。他認為這非但對經濟的扶助甚微,而且有可能造成極大危害。
國際清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Stephen Cecchetti也于上周日(6月2日)稱,5月全球債券市場大幅下挫僅僅是個先兆。Cecchetti表示,國債市場的這種表現不足為奇,考慮到多數發達市場的政府債券規模激增,長期債券持有者的損失規模可能會比以往還要高。
而就在美聯儲官員及國際組織經濟學家看空債市的同時,債券市場大佬卻給出了完全相反預測。
被譽為“新債券之王”的Double Line創始人、基金經理Jeffrey Gundlach 6月4日表示,全球固定收益市場跌入九年來最低谷時,投資者不應該撤離債市。彭博數據顯示,Double Line的全回報債券基金(Total Return Fund)管理資產超過400億美元,過去三年年均回報率9.99%,領先于99%的同類基金,今年該基金上漲1.51%,超過88%的同行。
Gundlach認為,QE(量化寬松)對經濟總體有正面影響,經濟形勢還不允許全球央行退出QE,所以國債收益率近期可能不會升高太多,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年底會回落至1.7%。他并預計,美聯儲可能削減QE規模,但還可能維持原狀,如果債市收益率上升開始產生問題,更有可能保持現有QE不變。
5月份美國不斷傳來的樂觀經濟數據以及美聯儲主席伯南克關于削減債券購買規模的言論令全球債券市場重挫,并創下9 年來單月最大跌幅。涵蓋總價值為40萬億美元債券的美銀美林全球債券指數上月急跌1.5%,為2004年4月以來表現最差的一個月。(雙名 王佳婧)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