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方制造業PMI意外走強 經濟前景卻仍不明朗
中國方面上周六(6月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官方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數值意外上升到了50.8,高于預期的50.1,這多多少少令投資者在此前匯豐PMI大幅遜于預期之后產生的顧慮有所緩解。
制造業PMI是一個綜合指數,按照國際上通用的做法,由五個主要擴散指數加權而成。通常PMI指數在50以上,反映經濟總體擴張;低于50,反映經濟衰退。中國5月官方制造業PMI升至過去一年來的次高水準,表明企業活動已漸趨回穩。但PMI分項指數中有半數仍處在榮枯線下方,尤其就業指數已經連續一年在低于50徘徊,都暗示著經濟增長仍面臨相當的不確定素。
作為中國宏觀經濟的先行指標,5月官方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已為去年4月以來次高位,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特約分析師張立群評述稱,5月份PMI指數小幅回升,PMI各組成指數總體平穩,表明經濟回穩的態勢趨于明顯,而進價格指數明顯提高則預示市場預期好轉,產成品庫存指數小幅提高,說明補充庫存的活動仍在繼續。
他并指出,中部地區PMI指數低于50的臨界值,表明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活動正在區域間拓展,對中部地區的影響開始加大。因而,預計經濟轉型的影響未來將繼續顯露,經濟增長面臨的不確定因素仍然不容忽視。
此前,由于匯豐中國制造業5月PMI初值降至七個月最低位,市場悲觀情緒有所升溫,業內分析師原本曾預計5月官方數據將降至在50.1的低位。上月數據為50.6。然而,由于統計方法和調查樣本側重點不同,中國官方數據和匯豐PMI走勢通常會有背離。此前出爐的匯豐中國5 月制造業PMI初值續降至49.6,創七個月最低位,主要是受內需疲軟加上海外經濟復蘇反復影響。匯豐定于下周一(6月3日)公布終值數據。
不過官方PMI分項顯示,分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PMI為51.1,比上月微升0.1個百分點;中型企業PMI為51 .4,比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小型企業PMI為47.3,比上月下降0.3個百分點。其中小企業PMI和更加側重中小企業的匯豐數據走勢一致,凸顯目前中小企業經營仍面臨重重困難。
而且,從物流采購聯合會提供的新聞稿可以看出,制造業PMI項下的12個分項指數中,有一半仍然處在50下方,尤其就業分項指數已經連續一年在50下方徘徊,就業形勢亦難言樂觀。
購進價格指數雖然升幅最大,但仍然在臨界點下方的萎縮區域;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6.3,比上月回落3.0個百分點,亦表明制造業企業對未來3個月內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持樂觀態度的比例有所下降。
此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已于上周三(5月29日)再度調降中國今年經濟增速預估值至7.75%,同時并稱若實際增速低于其預測,則中國方面或需采取進一步的財政刺激措施來持穩經濟。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