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遠期凈結匯大幅反彈 人民幣升值預期強勁
4月份銀行代客遠期凈結匯反彈至91億美元 ,是3月的兩倍之多
外匯局 1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銀行代客結售匯順差343億美元,雖然較上月下跌,但是仍處于較高水平。同時,銀行代客遠期凈結匯反彈至91億美元,是3月的兩倍之多,顯示經濟主體對人民幣升值預期強勁。
具體數據顯示,2013年4月銀行代客結匯1340億美元,售匯997億美元,結售匯順差343億美元;銀行自身結匯60億美元,售匯135億美元,結售匯逆差75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4個月銀行代客累計結售匯順差已經達到2036億美元,是去年全年的1.8倍。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日元和歐元均有不同程度的升值,推動人民幣升值預期走強。4月份我國實際有效匯率和名義有效匯率分別環比上漲0.88%和0.86%,雙雙創下歷史最高紀錄。這種預期使得企業和居民的結匯意愿較強,持匯意愿較弱。
這種升值預期也影響到遠期結售匯。同期,銀行代客遠期結匯簽約303億美元,遠期售匯簽約212億美元,遠期凈結匯91億美元,創下有數據記載以來的第三高。
遠期結售匯簽約是指銀行與客戶協商簽訂遠期結匯合同,約定將來辦理結匯的外匯幣種、金額、匯率和期限,而到期外匯收入發生時,即按照遠期結匯合同訂明的幣種、金額、匯率辦理結匯。
一般來說,遠期結售匯業務使得企業可提前鎖定未來結匯或售匯的匯率,從而有效規避人民幣匯率變動的風險。
分析人士指出,人民幣持續升值的狀態影響到市場的預期,出于匯率風險管理的目的,企業會增加遠期結匯,以鎖定成本。
而銀行則會通過銀行間外匯市場來對沖遠期結售匯業務形成的風險敞口。比如,當銀行簽訂的遠期結匯大于遠期售匯時,銀行一般會將同等金額的外匯提前在銀行間外匯市場賣出,反之亦然。因而遠期結售匯也是影響我國外匯儲備變化的一個因素。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