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央行擬中止貨幣寬松政策 或引發經濟震蕩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5月16日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6日表示,美聯儲等多國央行計劃中止長期施行的貨幣寬松政策,此舉可能為全球經濟復蘇及貨幣市場大幅波動埋下隱患。
今日早些時候,國際清算銀行(BIS)行長杰米·卡如納敦促各國央行盡快將利率調整到正常水平,并稱“目前各國寬松政策的成本效益正在下降”。
IMF在其就美國、歐洲和日本非常規貨幣政策的首個綜合性分析報告中表示,盡管上述國家和地區央行通過貨幣寬松政策為經濟的穩定和復蘇取得了一定成功,但該政策的成本效益可能會逐漸下降。IMF擔心,一旦央行最終退出非常規貨幣政策,可能削弱經濟復蘇,并加劇長期利率和匯率的波動,尤其對新興市場經濟體帶來風險。
考慮到金融穩定面臨的潛在風險,IMF要求各國主管機構必須對風險保持警惕,并逐步采取可預見的措施應對風險。對于美國、歐洲及日本等央行行長,IMF強調,需謹慎調整政策導向,保證市場持續穩定運行。而對新興國家,IMF表示,應開始為可能出現的大規模資金外流做好準備。
早些時候,IMF根據美聯儲、日本銀行及英格蘭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對本政策可能產生的損失做出了預估,但結果顯示,各央行的寬松政策不會造成過大的經濟缺口,但潛在的損失可能會迫使各國政府對相關經濟政策進行宏觀調控,從而令更多的財政及經濟問題浮出水面。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