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連漲4日后回落 近期仍有升值空間
專家認為,人民幣升值對外貿企業短期的影響非常大,而徹底解決的方法還是要讓人民幣盡快過渡到自由浮動
經過連續四個交易日上漲,連續兩個交易日刷新匯改高點之后,5月10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重新回落至6.20下方。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6.2016,較上一交易日回落91個基點。
盡管如此,但并未改變近期人民幣加速升值的趨勢。數據顯示,2013年4月12日至17日,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升值236個基點,一路創下多個紀錄高位,而2012年全年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升值幅度僅為154個基點。此外,蟄伏已久的人民幣升值預期在最近數周內也開始持續出現升溫。
最新公布的外貿數據是近日人民幣大幅升值的一個重要原因。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4月份我國實現貿易順差181.6億美元,相較3月份8.8億美元的逆差有明顯好轉。此外,4月份出口較上年同期增長14.7%,也高于市場預期。
繼首季貿易數據表露“虛高”之后,4月出口的超預期增長,遭到部分經濟學家的質疑。分析認為,受近期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升值推動,部分海外資本繼續借道香港轉口貿易流入國內,從而推動4月出口同比繼續高增長。
人民幣匯率的連續走高,使得“熱錢”流入成為今年我國外匯監管的重點。6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網站發布通知稱,將加強對異常資金流入的審查,還要求銀行加強結售匯綜合頭寸管理等。有分析認為,目前的癥結在于人民幣升值預期已經形成,“熱錢”流入的趨勢還在持續,由于缺乏對沖的金融工具和反向的市場力量,市場出現了一邊倒,這就導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不斷走高。
可以預見到的是,外匯局加強對外匯資金流入的監管,有利于減弱人民幣單邊升值預期。
市場人士認為,隨著未來投資拉動和出口狀況的不斷改善,經濟將繼續穩步回升,這也是推動人民幣升值的主要原因。同時,我國外貿出口形勢有所好轉,資本流入增加,助推匯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繼續走強。
銀河期貨研究中心副主任付鵬認為,最近半年左右,有大量熱錢通過貿易項下模式流入中國,進而推升了人民幣的實際需求,最后導致人民幣升值預期的產生。
上海交通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朱寧表示,從中長期來講,人民幣可能還有一個小幅度緩慢上漲趨勢,但對于寄希望大幅上漲的投資者來說,這個時代已經過去了,后面更多的是寬幅震蕩和波動。
人民幣升值,影響最大的當然是外貿企業。近年來,稅負重、原材料漲價、人工成本升高等因素就像是幾座大山,壓在外貿企業的頭上,再加上不斷升值的本幣,外貿企業步履維艱,甚至有不少外貿企業在“高壓”下消亡。
所幸的是,央行下一步將繼續擴大人民幣在跨境貿易和投資中的使用范圍和規模,今年內將實現個人跨境人民幣結算。另外,外貿企業也可以考慮通過利用金融工具,有效地“鎖定成本”,但這并不是長久之計。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員吳慶認為,人民幣升值對外貿企業短期的影響非常大,而徹底解決的方法還要讓人民幣盡快過渡到自由浮動的狀況。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