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爭辯日元“洪水”利弊 日本“松口不松手”
日本在G20部長會議期間全力進行“危機公關”,試圖化解各國對其激進寬松政策擾亂國際匯率市場的憤怒。
美國時間4月18日晚間,G20財長與央行行長會議在華盛頓召開。美國財政部當天證實,美國財長杰克·盧與日本財務大臣麻生太郎此前舉行了會面,雙方肯定了美日合作關系的重要性,同時也確認了G7和G20會議此前所作承諾的重要性。
盡管該聲明語焉不詳,但此前G20會議曾經達成協議,呼吁避免發生競爭性貨幣貶值。這是日本繼麻生太郎向G20解釋日本央行政策、日本央行修改購債計劃之后,在G20會議前做出的又一次安撫努力。
在本周世行與IMF的春季會議期間,日本本月開展的超預期寬松貨幣政策成為眾矢之的。盡管IMF總裁拉加德一再表示日本目前的貨幣政策合理恰當,但包括中國與美國在內的主要國家均直接譴責,日本的這一做法將可能引起競爭性貶值。
IMF秘書長林建海此前對本報記者表示,非傳統的貨幣政策及其影響將成為本次G20會議的焦點之一。
此次G20會議后公布的會議聲明料將對市場產生重要影響。除了貨幣政策之外,減債計劃、金融業持續改革以及歐元區情況的重新評估,有望成為討論重點。
國際貨幣與金融委員會(IMFC)主席、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尚達曼(Tharman Shanmugaratnam)向本報記者表示,貨幣政策與債務問題無疑是關注焦點,但他覺得遺憾的是: 更為影響長遠的就業增長問題,暫時不會在本次會議中得到重點討論。
日本公關秀“綿里藏針”
日本采取這些緊急行動表態,使得其受到G20會議譴責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但值得注意的是,日本試圖向其他國家解釋其貨幣政策的部署,在實際訴求上,日本并沒有做出多少讓步。
4月4日,日本央行繼續擴大貨幣洪水,提前實行購買所有期限日本國債等資產的開放式QE,4月購買6.2萬億日元日本國債,自5月份起每月購買規模國債約7.5萬億日元。而在4月18日,也就是此次美日財長會面的十幾個小時之前,日本央行迫于外部壓力修改購債計劃,增加購債頻率并減少購買規模,從每月6次購買7.5萬億日元改成每月8次購買7萬億日元。
麻生太郎從日本啟程赴美參會前曾表態,G20會議上將做出解釋,日本的貨幣寬松措施完全是為了擺脫通貨緊縮。日本的這一說法得到了IMF的支持。18日當天,拉加德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IMF認為日本近期開展的雄心勃勃的貨幣寬松政策是積極的一步,有利于日本經濟復蘇。
IMF研究部副主任約格·德克雷森(J?rg Decressin)向本報記者表示:“對于日本來說,通脹提升十分重要。因為眾所周知,通縮對于經濟增長而言是十分危險的,同時由于價格下降導致財政收入下降,其對財政政策的運用也有諸多限制。”他指出,貨幣政策的短期效應將使得日元的名義匯率下降,但中長期來看,一旦政策取得良好效果,國內通脹水平回升,其實際匯率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但各國立場顯然與IMF不同。4月12日,美國財政部向國會提交最新一期《國際經濟和匯率報告》中指出,日本不應采取針對別國的日元“競爭性貶值”政策。18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向本報記者表示,中方高度關注競爭性貨幣貶值的風險,希望各國都按照G20達成的共識來執行他們的政策。他尤其強調:“為本國經濟考慮是一個冠冕堂皇的說法,如果一國貨幣大幅度的貶值引起其他國家的競爭性貶值,這是IMF和G20都不愿意看到的。”
G20或建言日本財政
從目前的跡象來看,日本的“公關”努力基本達到了效果。
19日亞洲早盤日元對美元仍然持續走高,顯示市場更傾向于從G20會議傳達出的最新信息中確認日本的姿態。但麻生太郎宣稱,日本在G20會上對貨幣政策進行的解釋并沒有遭遇強烈反駁。這個表態令日元隨后下挫。
事實上,由于日本多年來經歷通貨緊縮,從國內的經濟條件來看執行寬松政策的空間較大。日本央行設定的2%的通脹目標仍然需要較長時間的努力才能達成。
值得注意的是,在肯定日本的貨幣政策之余,拉加德最近幾天強調的更多的則是日本政策工具中需要改進的部分。“(寬松貨幣政策)是不夠的,日本需要更加強勁的計劃來降低債務,同時進行結構性改革以加速經濟增長。”拉加德表示,“一個完整的計劃必須包含上述三方面內容。我們十分希望可以看到日本著手開始后兩方面的行動。”這為G20會議對日本貨幣政策的表態提供了基調,日本或將收獲一些有關財政政策以及清晰財政調整計劃的建言。不過,為了安撫市場信心,拉加德強調:“日本采用非傳統貨幣政策不會成為一個范例。我相信央行官員們更傾向于回到他們已知的領域。”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