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與美指再現同步走高 制造業或迎春天
對中國經濟持懷疑態度的投資者如今可以稍微歇口氣了,隨著人民幣匯率和美元指數1年多來首次實現季度同步走高,表明中國的決策者對經濟持續好轉充滿信心。
1年來首次季度同步走高
4月2日,美元對人民幣即期匯率收盤報6.1986元,創19年新高,之前在第一季度累計上漲0.3%。巧合的是,美元指數在一季度也上漲了4%,這是兩者自2011年四季度以來首次實現季度同步走高。
上一次季度同步走高后,中國制造業不久后便創下一年多來最快的擴張速度,數據顯示,自2011年底至2012年4月,制造業PMI指數連續4個月走高,期間于3月快速升至53.1,遠高于2月時的51.
今年3月,制造業PMI升至50.9,高于前月的50.1,為自2012年12月以來首次上漲。PMI指數高于50,表明制造業處于擴張,反之為萎縮。
即便如此,并不預示著中國經濟可能快速反彈。據統計,中國GDP在2011年四季度同比上升8.9%,在隨后3個季度連續放緩,最終至7.4%,創下近3年來最慢季度增速。接受彭博調查的29名經濟學家對中國2013年一季度增速的預測中值為8%,暗示中國經濟將連續兩個季度反彈。
彭博匯編的資料顯示,美元指數和人民幣匯率的30天關聯度在4月4日降至0.1,但在3月14日曾一度升至0.36,創2008年7月以來最高水平。在過去3年內,美元指數和人民幣匯率往往走勢相反,表明當美元對其他貨幣走強時,人民幣則不大可能出現升值。
人民幣或繼續升值
來自外匯占款猛增的數據,則支持人民幣匯率可能繼續走高。
今年1月,中國新增外匯占款達到創紀錄的6837億元,甚至高出去年全年總量38%,而如此大規模的外匯占款增量,似乎表明隨著對經濟前景的樂觀態度升溫,中國企業正在大量解除去年囤積的美元頭寸。
彭博援引美國銀行除日本以外亞洲外匯策略負責人Piron的觀點稱,“中國企業拋售美元的速度正顯著加快,這是因為進口商開始接納更多的人民幣,同時投資者不再擔憂經濟將硬著陸。”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今年以來,人民幣的即期回報率為0.54%,在亞洲11大貨幣當中排名第二,僅次于泰銖(4.7%)。排名最后的是日元,即期回報率僅為-12%。
接受路透調查的35位分析師的預測中值顯示,未來1年美元兌人民幣將繼續小幅升值至6.12元,1個月后和3個月后分別在6.21元、6.20元。
提供政策空間
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一季度人民幣匯率與美元指數一年多來的首次出現季度同步上漲表明中國的經濟表現較好,這為中國的管理層制定經濟政策提供了一個很大的操作空間,預示中國的決策者將對經濟從低速增長中好轉充滿信心。兩者的同步上漲將成為中國制造業進入快速擴張速度時期的一個先兆。
此外,對于美元指數今年一季度上漲4%,劉東亮表示,這表明美國經濟復蘇勢頭極強。另外歐元區的不穩定,比如塞浦路斯危機,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美元指數上漲。在未來的數年內,美元都將是一個上漲趨勢。
彭博商業周刊報道,西太平洋銀行駐悉尼策略師SeanCallow4月3日表示,“中國的經濟表現非常強勁,不太可能加入到貨幣戰爭中去。中國的貿易余額一直在帶給人們驚喜。這對于人民幣的凈需求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利好。”(楊可瞻)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