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中間價首破6.26關口 創歷史新高
人民幣目前不存在大幅升值基礎,預計今年人民幣匯率將繼續保持雙向波動,匯率彈性可能有所增大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2日首次升破6.26,創出歷史新高。這是繼1日人民幣即期匯率連續兩日刷新匯改以來高點之后,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再度刷新歷史高點。市場猜想不斷,認為人民幣匯率或已經打開新一輪升值窗口。
對此,分析人士指出,隨著中國經濟企穩回升,未來可能面臨一定程度的資本流入壓力。但人民幣目前不存在大幅升值基礎,預計今年人民幣匯率將繼續保持雙向波動、小幅升值格局,匯率彈性可能有所增大。
對于近期人民幣匯率的加速升值,分析普遍認為,中美數據為人民幣漲勢提供強力支撐。
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3月官方和匯豐制造業PMI雙雙回升,官方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小幅反彈至50.9%,連續第六個月處在榮 枯線50%上方,匯豐制造業PMI終值回升至51.6%,和初值基本相符。PMI作為中國經濟先行指標,連續處在50%枯榮線上方,這顯示中國經濟復蘇勢 頭良好,為人民幣匯率漲勢繼續提供了有力支撐。
與此同時,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3月ISM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為51.3%,遠低于預期值54.2%,美元指數展開小幅回調,受此因素影響人民幣漲勢更猛。
招商銀行(12.56,0.16,1.29%)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認為,某種程度上,海外經濟的逐漸企穩、美國經濟強勁復蘇,外需正呈現上升勢頭可能也是近期人民幣持續走強的邏輯。這從1、2月份出口的強勁增長中可以得到印證,而外需的好轉,減輕了中國出口部門的壓力,使得人民幣理論上具備了進一步升值的空間。
分析指出,人民幣強勢上漲行情主要反映市場對中國經濟預期向好。
申銀萬國一分析人士預測指出,發達經濟體長期實施低利率,與新興經濟體間實際利率不斷擴大,無風險收益促使資金跨境流動,這將導致新興經濟體貨幣升值預期增強,加劇投機性資金的流入。
交行金研中心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展望4月,在中國經濟持續溫和復蘇的大背景下,預計企業和居民的結匯意愿依然強烈,加之有一定資本流入壓力,人民幣仍將面臨一定程度的升值壓力。但維持匯率基本穩定仍是政策首選,人民幣大幅升值不大可能出現。(記者 傅蘇穎)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