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市場決定資本管制放松步伐
境外持有約1萬億元(1600億美元)人民幣,我國將以此為契機,來改變放松資本管制的策略。
這種轉變意味著我國央行將放棄之前采取的按部就班逐漸取消資本管控的做法,轉而實施與海外旺盛需求相適應的一系列改革,為境外人民幣存款投資內地提供更大的自由度。
知悉中國央行最新想法的消息人士稱,央行認為這種策略能夠保護經濟,避免在取消管控之后引發一場類似于1997年至1998年亞洲貨幣危機那樣的風險。一曾任職于央行國際部門的前高層官員稱:“回應境外對人民幣產品的需求,將是維持資本市場活力與資本賬戶改革勢頭的最好辦法?!?/font>
投資者目前預計中國將在2015年或最晚2020年基本實現人民幣自由兌換,此前已預期外匯當局將按照時間表實施一系列措施實現這點。新做法給中國當局實現充分的匯率靈活性的路徑帶來更多不確定性。
“這顯然會是技術官員說服中央政府的切入點之一,”野村證券駐香港的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張智威說,“允許更多外國投資者進來,引導資本流入來平衡資本流出。這樣做是順應市場力量?!?/font>
路透根據官方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數據計算得出,外資企業所持有的人民幣規模約是其被允許在中國境內投資規模的四倍。2012年全年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量跳增41.3%至2.9萬億(兆)元人民幣。
但這隱藏著資本驟然外逃的風險,特別是迅速放開嚴格的外匯規定的話。這令中國央行感到擔心。
教科書中關于“熱錢”的定義是,外匯儲備的變化,減去凈出口和外國直接投資。一家中國貨幣當局的外部顧問數據顯示,依照這個定義,中國在2012年資本流出達2140億美元,相當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的兩倍之多,當時資金紛紛尋求避險。
去年也是自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達到最高點以來,中國首次出現資本賬戶赤字。
外籍人士不能在中國境內自由投資他們在境外積累的人民幣,正成為中國當局努力推動人民幣成為美元替代幣種的一大障礙。
“提高國內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程度是關鍵。不這樣做,人民幣沒有機會成為真正的儲備貨幣,”另一位曾供職于人行,目前在一家與人行有關的智庫研究人民幣在全球金融體系中作用的人士表示。
中國約有12%的貿易額以人民幣結算,這已然給全球金融體系帶來壓力?!爸袊馁Q易份額上升得如此之快,以至于都成為各大央行在意的問題,”一位20國集團成員國的央行人士在北京表示。
但目前已經出現一些微妙轉變,暗示中國人民銀行越來越希望由市場需求來決定放松資本賬戶管制的步伐。
中國監管當局已批準針對殼牌中國等個別企業的試點計劃,允許企業將多余的外匯資金用于商業目的,助其降低現金量,并提高營運資本使用效率。中國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去年底表示,將把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額度上調2000億元人民幣。
此外,新華社還報導稱,有關境外人民幣投資境內市場的規定將放寬,不再要求投資者將不少于募集規模80%的資金投入債券。
英國央行2月表示,將與中國人民銀行討論設立三年期貨幣互換安排,為貿易和投資提供融資,并在人民幣流動性突然出現短缺時滿足市場需求,以維護金融穩定。韓國央行則更進一步,在去年12月與中國人民銀行達成協議,使用雙方590億美元的貨幣互換協議向貿易企業貸出人民幣和韓元,用于貿易結算。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