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大選陷僵局 經濟警鐘敲響
意大利政黨周二(2月26日)紛紛尋求取得進展的辦法,在此前的選舉中沒有一方能夠在國會中取得絕對多數,這種結果有可能拖長不穩定局面并重燃歐洲金融危機。這樣的選舉結果,尤其是喜劇演員格里羅(Beppe Grillo)領導的五星運動異軍突起,讓中左翼政黨雖然在眾議院中取得多數,卻未能獲得掌控參議院的足夠票數。
歐洲金融市場大跌,因擔心意大利可能出現政治僵局。投資者重新回憶起2011年的危機,當時意大利借款成本躥升至難以維持的高位,并將歐元區拖到了崩潰的邊緣。羅馬報紙Il Messaggero的頭條新聞這樣寫道:“勝出的是:不可治理性(Ingovernability)。”反映出該國在未來數周將面臨僵局,因為以往的宿敵將不得不聯合組建政府。
Spiro Sovereign Strategy 執行官Nicholas Spiro表示:“數月來,市場低估了意大利政治風險,現在該國政府將出現極端不穩定的狀態。”而政治僵局可能令此前的財政改革擱淺。
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周二表示,新一屆意大利政府的政策選擇對于這個國家的信譽至關重要,因此必須組建一個能夠就新的改革計劃達成一致的執政聯盟。
中左翼民主黨(PD)領袖貝爾薩尼(Pier Luigi)面臨一項困難任務,即要么同意與被他指責為毀了意大利的前總理貝盧斯科尼結成“大聯盟”,要么與在常規政治方面完全是未知數的格里羅結盟。
如果兩條路都行不通,那么意大利就得立即或在數月內重新大選。不過貝盧斯科尼和貝爾薩尼都已表態,希望盡可能避免重新選舉。貝盧斯科尼接受自家電視臺專訪時稱:“意大利不能處于無人治理的狀態,我們必須深思熟慮。”
而格里羅則表示,他認為下一屆政府的壽命將不超過六個月。“他們沒有執政的能力”,格里羅周二對記者表示,“不管我是否進入政府,他們都沒有這個能力。”他說將與任何支持其政策主張的人合作,但拒絕了加入一個正式的執政聯盟的提議。“現在不是討論結盟的時候,整個體系已經垮掉。”他說。他的政策主張涵蓋從反腐敗舉措到綠色能源措施等多個方面。
這次選舉結果顯示,意大利總理蒙蒂在美國總統奧巴馬和德國總理默克爾等國際政要支持下實施的節支政策遭到普遍反對,這讓歐洲感到震驚。
德國財長朔伊布勒故作鎮定地說:“這是民主的表現。”西班牙外長馬加略(Jose Manuel Garcia-Margallo)則更為悲觀,他表示:“這對意大利和歐洲都不是好兆頭。”
意大利選舉研究中心的估測顯示,中左翼政黨將在參議院獲得121席,以貝盧斯科尼為首的PDL黨和北方聯盟結成的中右翼聯盟將得到117席,意大利五星運動領導人格里羅將獲得54席。這意味著三方都未得到參議院多數席位,而政府必須控制參議院才能通過立法。
意大利經濟警鐘敲響
意大利總統納波利塔諾(Giorgio Napolitano)出訪德國時稱,在各黨派相互通氣之前不會發表評論。而貝爾薩尼則呼吁貝盧斯科尼和格里羅“各自承擔起責任”,以確保意大利能組建政府。
他警告稱,這次選舉表明單靠節支政策解決不了經濟危機,而且選舉結果影響范圍可能超出意大利。他在選舉后的首次公開講話中稱:“這也是在為歐洲敲響警鐘。”他表示將向議會提出幾項改革提議,重點在就業、機構改革和歐洲政策上。
但要組建一個同盟可能會是一個長期且艱難的過程,而且主要黨派的內部團結也會受到考驗。在出口方面有著輝煌歷史的意大利企業界對大選結果感到沮喪,認為監管僵化的局面不會很快改變。
貝盧斯科尼在競選中不僅提出全面減稅承諾,也對蒙蒂和德國總理默克爾進行了無情的攻擊,與格里羅的許多主張交相呼應,彰顯意大利選民日益憤怒的情緒。
但就算下一屆政府廢棄蒙蒂推行的增稅和節支政策,也難以重振意大利經濟。該國經濟在20年來幾乎未有增長。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