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跨境人民幣貸款 首批參與銀行名單下周公布
前海雖然是迄今為止國務院批復的最小一塊戰略發展區域,但它從來不缺乏關注。
1月28日,深圳前海管理局將公布首批參與跨境人民幣貸款業務的銀行名單,首批名單有望超過5家,目前,工行、招行、建行、東亞銀行、匯豐控股、恒生銀行等都已上報跨境人民幣貸款項目。
跨境人民幣貸款的開閘將是前海探索人民幣的回流循環機制的重要一環。
首批名單擴容
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開發開放有關政策批復中,關于金融的批復就占了8條,“支持設立在前海的銀行機構發放境外項目人民幣貸款,在《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框架下,積極研究香港銀行機構對設立在前海的企業或項目發放人民幣貸款”成為含金量最高的批復之一。對此,銀行反應積極,目前招商銀行、建設銀行、渣打銀行、恒生銀行、匯豐控股、東亞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均有望出現在首批參與行名單上。
不少港資銀行對爭取進入首批名單頗具信心。據一家香港大型銀行內部人士透露,“我們很早前就已經開始申請前海跨境貸款,首批入選是大概率事件。”東亞銀行也已經提交跨境貸款申請,目前正等待當局批復。
中資銀行也瞄準了這塊蛋糕,招行相關人士表示,招行已上報包括前海跨境人民幣貸款在內的多個項目,努力爭取成為首批參與行之一。
據了解,除了上述銀行外,還有更多銀行在為跨境人民幣貸款業務準備申請材料,與需要貸款服務的企業洽談合作項目等。“1月28日公布的只是第一批名單,相信以后將會有第二、第三批名單陸續公布。”一位中資股份制商業銀行人士指出。
前海管理局局長鄭宏杰透露,前海首批跨境人民幣貸款未設定上限,具體額度將由央行監管確定。
企業受惠低利率
央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此前公布的《前海跨境人民幣貸款管理暫行辦法》提出,將根據香港人民幣業務發展情況、前海建設發展需求和國內宏觀調控的需求,對前海企業獲得香港人民幣貸款實行余額管理,貸款利率由借貸雙方自主確定。
目前,香港人民幣貸款年利率在3.5%左右,內地銀行一年期貸款利率在6%左右浮動,實際操作中,還要再上浮3%。一來一去,企業甚至可以節省6%左右的資金成本。
不過,一位港資銀行業內人士指出:“總體來看,對企業來說,和境內相比,香港人民幣利率還是頗具吸引力的。香港人民幣利率走勢要看貸款需求的變化,如果企業需求旺盛,可能推高貸款利率。”
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企業申請跨境人民幣貸款業務有一定的門檻,除了政策規定外,銀行自身還有一套審核機制,風險控制還是較為完善的。”
根據上述《前海跨境人民幣貸款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在前海注冊成立并在前海實際經營或投資的企業可以從香港經營人民幣業務的銀行借入人民幣資金,并通過深圳市的銀行業金融機構辦理資金結算。前海跨境人民幣貸款的用途,應在符合國家有關政策的前提下,用于前海的建設與發展。此外,《暫行辦法》的實施細則強調,前海跨境貸款不得用于投資證券、金融衍生品等。
促利率市場化
跨境人民幣貸款業務是前海打通中國資本管制之墻與外界融通的一個著力點。
中國社科院國際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員劉東民表示,前海金融改革是未來20年中國金融改革的方向,這其中包括了人民幣國際化和資本項目開放。
劉東民認為,前海試點雙向跨境人民幣貸款,使得香港的銀行可以給前海企業發放人民幣貸款,起到人民幣回流的作用,這對于內地的企業融資起到了非常好的幫助作用,能夠有效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更有利于金融服務實業。
劉東民還指出,目前1/3的國內資本項目被嚴格管制,并不利于人民幣國際化,而人民幣資金回流正好為此創造了條件,包括支持設立在前海的銀行機構發放境外項目人民幣貸款;在CEPA框架下,積極研究香港銀行機構對設立在前海的企業或項目發放人民幣貸款等。
奚君羊認為:“跨境人民幣貸款將促進利率市場化。雖然前海地區的跨境人民幣貸款是個探索,規模遠小于國內龐大的人民幣貸款市場,資金套利風險較小,但該項業務提出了一個課題,即境內人民幣利率如何與境外人民幣利率平穩接軌,同時也給國內銀行業存貸款利差提供了參照物,國內較大的利差將受沖擊。”
(衛容之 張競怡)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