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之父蒙代爾:流動性是人民幣國際化唯一障礙
諾貝爾獎獲得者、被譽為“歐元之父”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羅伯特?蒙代爾19日在北京指出,人民幣國際化程度將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一步提升,但不能自由兌換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唯一障礙。
蒙代爾是在當日舉行的“2012年國際貿易與合作學術論壇”上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作出上述表述的。
2012年是次貸危機爆發五周年,當前世界經濟尚未擺脫危機影響,經濟調整復蘇進程依然艱難,改革、完善國際貨幣體系是全球化背景下實現可持續平衡增長的必然要求。
蒙代爾指出,人民幣國際化程度提升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一國實體經濟規模與貨幣國際化程度緊密關聯,經濟規模越大、在國際貿易中角色越重要,則該國貨幣將不可避免地在定價、計價時使用。
官方資料顯示,截至2011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居世界第二位,是世界貨物貿易第一出口大國、第二進口大國。2010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蒙代爾認為,中國具有龐大的經濟貿易規模,可通過與鄰國貿易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蒙代爾同時指出,人民幣國際化最終能否成功取決于國際投資者對人民幣的需求及其獲利,但其中不可忽略的因素是中國的外匯管制。
“目前人民幣是不可自由兌換的,這限制了人民幣進一步作為國際貨幣使用或儲備的潛力”,蒙代爾表示,如果人民幣進一步與美元對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穩步升值,人民幣的收益率就會提高,則中國境外就會有更多人愿意持有人民幣。
蒙代爾強調,“資本項目的可自由轉換、提升人民幣流動性是大勢所趨,否則人民幣只能出現在個別交易中,而不可能大規模使用”。
據悉,“2012年國際貿易與合作學術論壇”由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和新布雷頓森林體系委員會聯合主辦,北京道信律師事務所協辦,本屆論壇的主題為“分割的世界:布雷頓森林時代的終結”。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