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中間價昨創年內新低 貶值空間仍存
因隔夜海外市場美元走強,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昨報6.3495,較上日中間價走跌13個基點,創年內新低。
在全球風險情緒出現階段性緩解、資金重回新興市場苗頭初顯之際,中國商務部剛剛發布的7月FDI數據呈整體下滑趨勢,拖累人民幣匯率收報6.3658,較上日走跌33個基點。
華東某銀行外匯交易員指出,央行有意引導中間價走跌,或許意味著對人民幣貶值的容忍度增加。另有銀行分析人士指出,匯率適度貶值反應了外需不足、內需不振的宏觀基本面,各方不必過分緊張,未來或進一步跌至6.40附近。
人民幣中間價創年內新低
隔夜美元走強導致人民幣中間價走跌,加之昨天公布的7月外商直接投資(FDI)大幅下滑,拖累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昨天全天在6.3650至6.3692之間交投。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7月31日,國內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較年初貶值0.96%,離岸即期匯率較年初貶值0.5%,一年期人民幣兌美元NFD反映市場預期一年后人民幣貶值1.04%,目前貶值預期仍維持在1%左右。
華東某銀行外匯交易員表示,央行引導人民幣中間價創年內新低,似乎有放松貶值的趨勢。從市場交投看,上述交易員表示,因近期客盤結售匯趨于均衡,因此人民幣中間價的走軟并未導致市場成交的大幅下跌。
上周四,中國公布的貿易數據弱于預期,上周五公布的新增信貸增速也呈現放緩跡象。7月新增信貸數據不及預期,說明銀行惜貸以及有效需求不足,前期的宏觀政策調整也未達到市場預期的效果。
“隨著中國貿易、信貸等一系列差于預期的經濟數據陸續公布,人民幣近期的反彈已經告一段落。”上述交易員指出,“即使下半年經濟指標繼續表現不佳,但考慮到持續貶值可能引起的資金流出,人民幣匯率預計仍會維持相對穩定的格局。”
中國商務部8月16日發布公告稱,中國7月吸引外商直接投資75.8億美元,較上年同期下降8.7%。6月實際使用外資120億美元。
法國農業信貸銀行策略師認為,FDI流入總量仍可觀,但整體下滑趨勢表明外國投資者對中國的經濟前景信心下挫,市場情緒悲觀,中國政府干預和提振經濟的概率上升。
東方匯理銀行策略師認為,從趨勢看,海外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前景的信心在下降,打壓市場人氣。
仍存適度貶值空間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昨天表示,預計今年下半年中國的外貿形勢將更加嚴峻。
沈丹陽表示,7月出現外貿增速,特別是出口增速的急劇回落,主因是當月中國對歐盟的出口大幅度下降所導致。今年以來,中國和歐盟的貿易額嚴重下降,已成為影響中國出口總體增速的第一位的因素。
招商銀行總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認為,從趨勢上看,未來經濟放緩,人民幣繼續疲軟甚至進一步貶值都是大概率事件。如果中國的經濟數據不能很快企穩,人民幣匯率可能進一步跌至6.40附近,相當于距今年一季度創下的高點貶值約2%,將是匯改以來罕見的大幅貶值。
劉東亮指出,無論對市場還是監管層,6.40都是一個心理關口,不會輕易跌破。假如在外需不足,內需又不振的局面下,匯率適度貶值是對經濟基本面的自然反應,各方不必過分緊張。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本周表示,中國目前通脹壓力有所減緩,這為貨幣寬松政策提供了更多操作空間。過去一年中,中國的CPI數據從6.5%下滑至1.8%。
數據提供商CMA的數據顯示,中國的主權債務違約掉期 (CDS)價格目前處于一年來低點,意味著投資者為防止中國國債違約支付的保險金處于年內低位。
瑞士寶盛銀行分析人士指出,中國坐擁3.24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公共債務負擔較低,再加上通貨膨脹壓力放緩,中國政府有充足的政策空間應對經濟增長。
莫尼塔分析人士認為,去年二季度以來,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經常轉移借方大幅上升,可能反映國內精英階層向海外財富轉移大幅增加。不過,即使加上漏損項下隱藏的轉移,目前發生的轉移規模尚不構成系統性風險。而近期外匯存款快速增長反映了居民和企業超配人民幣的操作正在發生逆轉。(印崢嶸)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