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貶值壓力或將增強
自5月份以來,美元指數自79點下方一路強勢振蕩上揚,當前已強勁攀升至83點上方。而與之相對應,以印度、俄羅斯等部分金磚國家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貨幣,自二季度以來則普遍遭遇了1998年以來的最嚴重貶值,且貶值幅度也明顯高于歐元,并由此引發了較大規模的國際資本流出。
本月早些時候,俄羅斯央行稱,根據該行測算,2012年上半年俄羅斯資本凈流出達434億美元。而巴西政府也表示,該國股市基金資金上半年出現大規模流出,規模已經接近2008年水平。對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本周發表觀點警告稱,新興經濟體當前正面臨資本流動波動較大和幣值走貶壓力巨大的局面。
而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人民幣匯率自今年以來逐步轉向寬幅振蕩,但仍然與其他新興經濟體一樣面臨資本外流和匯率穩定的壓力。數據顯示,6月當月,中國外匯占款新增量僅為491億元,仍處于偏低水平。而結合6月份317億美元的貿易順差數據和120億美元的FDI數據來看,當月境內規模較大的資本外流,依然若隱若現。從這一角度上分析,人民幣的貶值壓力可能正進一步凸顯。
7月18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當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對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3140元;而當日美元對人民幣即期匯價則報收于6.3702。與此同時,當日海外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市場一年期美元對人民幣NDF遠期匯價則交投在6.41至6.42區間水平。從相關匯價數據來看,人民幣即期匯價、遠期匯價與中間價之間大幅倒掛的特征依然沒有任何明顯改善。分析人士指出,伴隨著美聯儲QE3概率的逐步降低,強勢美元“軟化”新興市場貨幣的狀況可能將進一步凸顯,人民幣未來面臨的貶值壓力或逐步增強。(王輝)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