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對歐元不利
萬眾矚目的西班牙國債拍賣終于在上周告一段落,非常令人失望和沮喪的是,這次西班牙國債拍賣對市場的影響只是“曇花一現”。
上周二(17日)和周四(19日),西班牙連續發售了兩次國債,特別是第二次發售,總計售債數量再度超出計劃,但兩類國債的得標利率依舊維持在高位。在拍賣結果公布后,歐美(歐元兌美元)順勢快速上沖,但隨后就急速回吐漲幅,最終依舊維持在1.3050~1.3150這個狹窄的交易區間內震蕩。
其實不光是近幾個交易日,近幾個月以來,歐美都在苦苦試圖突破1.30~1.35的區間,但難見成效。別說沒有好消息,即使有好消息,歐美也無法守住漲幅。上沖、回落、再上沖、再回落,恐怕沒有比“糾結”和“拉鋸”對歐美走勢的形容更貼切的了,西班牙國債拍賣影響的“曇花一現”就是最佳例證之一。
不過,如果仔細檢視歐洲和全球經濟正面臨的狀況,歐元在狹窄區間內的盤局可能終將在未來的某個時刻被打破,甚至明顯走貶。
上周,西班牙10年期國債收益率突破了6%的重要心理關口,報收于6.044%,為去年12月以來新高。
從歷史經驗來看,國債收益率突破6%后形成加速上行的概率極高,而收益率飆升本身就是對歐債恐慌情緒的反應。美國評級機構Egan Jones上周已將西班牙評級從BBB下調一檔至BBB-,這僅比垃圾級高一檔。數據顯示,西班牙銀行或已經無法從市場上融資,只能依靠歐洲央行借款。
與此同時,整個歐洲在二季度都將面臨較大風險。4月底5月初有法國總統大選和希臘議會選舉,5、6月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要對希臘、葡萄牙和愛爾蘭進行財政緊縮的再度審核。可以說,歐洲并未走出危機的陰影,隨著經濟情況惡化且通脹走低,歐洲央行還有進一步降息的空間,如果今年發生兩次下調利率25個基點至0.5%的事件,也許并不會讓人覺得意外。
實際上,“降息”已然來臨。上周,印度和巴西率先降息。而英國央行雖維持利率及量化寬松規模不變,但承認將公布的一季度GDP增速可能出現下滑。IMF就指出,歐洲央行應降息并保留應對歐債危機的措施,以扶助歐元區經濟增長,支撐金融體系。很顯然,全球各主要央行掀起新一輪降息潮的可能性正在不斷加大。
而在歐美蹺蹺板的另一頭,美國3月份一系列經濟數據顯示,消費支出仍然強勁,失業率維持9個月以來的下降態勢,美國經濟并沒有市場想象的那么糟糕,經濟增長軌道并沒有偏離,在這樣的背景下,期待美聯儲迅速推出第三輪量化寬松措施(QE3)還為時尚早。同時,美國3月核心CPI已經上升到2%的警戒線以上,很顯然,如果此時再強推QE3,極低的市場利率以及寬松的貨幣供應環境必然推高通貨膨脹率,反而不利于美國國內消費的復蘇,甚至拖累美國經濟。所以美聯儲也許會很明確地告訴市場:暫時不會有QE3。
諸多的基本面信息都在發酵:危機繼續、美元堅挺、降息預期,一切都對歐元不太有利。
從技術圖形上看,1.30的支撐位暫時還比較安全,至少已經經受了數次試探,但一旦跌破1.29的頸線位,日線將構筑成一個明顯的頭肩頂形態,向下突破的幅度將非常可觀。比較悲觀一點看法是:未來3個月內歐美將跌至1.25水平,在2013年初將跌至1.24水平,并最終下探到1.22。(作者為環球匯金亞洲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師)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