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期貨業轉型進行時:人才瓶頸如何突破?
互聯網金融的沖擊,監管“松綁”下的全新業務,“內外加急”讓期貨業進入全面轉型,然而人才瓶頸卻深深地制約著行業的轉型之路。如何打破人才瓶頸,實現行業轉型升級,成為正在杭州舉行的“2014第八屆中國期貨分析師大會”上的焦點。
互聯網金融:影響才剛剛開始
“觀念的影響已經有,但結果尚未出現,未來發展戰略的影響已經有,但對企業的決策影響還沒有出現?!泵鎸γ襟w熱議互聯網金融對期貨業的影響時,南華期貨總經理羅旭峰認真地表示,未來的趨勢仍需觀察,互聯網金融對期貨業的影響才剛剛開始。
2月28日,東航期貨打出“足不出戶,三分鐘手機開戶”的宣傳口號。然而,手機開戶僅運營一天,就被監管部門緊急叫停。
但此事卻引發了期貨界對互聯網金融的深深思考,正如參會的業界人士所言,未來互聯網金融對期貨業的沖擊影響將不可小覷。
中國中期總經理王紅英認為,互聯網金融進入期貨業,能夠降低運營成本,會改變公司的運營模式,提高效率,改善客戶體驗,將會讓期貨公司傳統的經紀業務走上新的道路,“但目前這不具備可復制性?!蓖跫t英說。
三新帶來“快樂的煩惱”
2013年,我國期貨市場發展具有里程碑的一年,10個期貨新品種上市,現貨子公司試點、資產管理業務開閘。而在2014年,商品和金融期權有望上市。
新產品、新業務、新工具,即給期貨業帶來了新的方向,也帶來了新的“煩惱”?!斑@些都是全新的業務模式,期貨公司這次真的是機遇與挑戰并存,而分析師轉型則是關鍵。”一位參會的分析師表示。
中國期貨業協會會長劉志超認為,全行業的期貨機構數量不少、規模不大,資本實力遠遠達不到需求,“期貨業是個知識高度密集型行業,對其高度信用化和國際化的方面,是需要高素質的人才,我們未來發展根本上也是取決于人才的能力與素質。”
“以前做經紀業務,最重要的是營銷人才,但在互聯網金融沖擊下,經紀通道成本大幅降低?!蹦先A期貨副總經理朱斌指出,根據當前的業態發展,需要的是具備把研究成果嫁接到產品生產的金融復合人才。
突破人才瓶頸:實踐中學習培養
正如朱斌所言,未來期貨業需要的是能進行研究設計,能進行產品開發,甚至還要有專業IT人才配套的人才團隊。
何處尋覓這樣的人才及團隊呢?“行業培養專業人才是非常好的機會。別的捷徑沒有,就是學中干、干中學?!眲⒅境J為,首先要從現有的人才資源中挖掘潛力。
多位期貨公司研究部門負責人表示,還可以通過業務創新去吸引人才。東證期貨研究院負責人林慧表示,面對實體金融需求多元化和當前期貨業務發展需要,通過產品和服務創新,吸引外來人才,還可以通過機構之間的合作,形成資源互補,共同適應客戶個性化的金融服務需求。
劉志超透露,中國期貨業協會理事會已經通過了注冊分析師分級分類辦法,不久將進一步推進實施注冊分析師分級分類的實施工作?!捌谪洀臉I人員,特別是期貨分析師一定要將自己的工作與專業能力與實體經濟緊密結合,只有這樣才有發展、才有出路。”劉志超說。(劉開雄、趙曉輝)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