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底部展開反彈以來 滬橡膠上行步伐趨緩
導讀:自8月份橡膠從底部展開反彈以來,上行步伐日漸趨緩。張蓓認為,國內橡膠的收儲情況、泰國政府托市政策的可行性都是影響膠價在短周期內波動的因素。短期內只有等到消息面的情況明朗化以后,滬膠才能夠突破目前區間盤整的格局。
自8月份橡膠從底部展開反彈以來,上行步伐日漸趨緩。近幾個交易日,膠價區間窄幅震蕩,截至9月10日收盤,橡膠主力合約RU1401報20550元/噸,較前一交易日下跌1.75%。
盡管9月以來膠價已在壓力位21000點附近踟躕不前,且技術指標的背離顯示短期內膠價繼續上攻乏力,然而關于國內收儲以及泰國膠農游行抗議的傳聞卻甚囂塵上,使得膠價走勢小心翼翼,多空雙方均在猶豫中等待市場的進一步指引。
“從基本面來看,國內傳統車市的‘金九銀十’為膠市下游市場需求的啟動帶來了希望,”南華期貨分析師張蓓表示,不過這更多的可能是乘用車市場回暖,供應面的壓力仍然不可小覷。
“最重要的變量是國內收儲,目前仍處于談判博弈階段,焦點在于國儲目標收儲量最終兌現概率偏高,提升膠價重心,而泰國膠農封堵機場公路、出口稅取消等并未帶來太大影響。”東證期貨分析師閆新兵認為,近期東南亞出口政策和匯率變化有助于橡膠出口,目前期貨盤面高升水吸引現貨進口買盤,貿易商買船貨賣期貨再度成為主流對沖策略,預計9月—10月份到港量回升,如旺季不旺,4月份以來的去庫存節奏面臨轉折。
而經歷一輪經濟數據利好引發的修復性反彈之后,時間窗口逐步臨近美聯儲9月議息會議,市場已經開始感受到壓力。
張蓓認為,國內橡膠的收儲情況、泰國政府托市政策的可行性都是影響膠價在短周期內波動的因素。短期內只有等到消息面的情況明朗化以后,滬膠才能夠突破目前區間盤整的格局。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