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顯示:芝加哥農產品反彈 國內谷物走強
導讀:大豆期貨勁漲,也支撐玉米期貨市場。較之玉米,持續至8月底的乾燥及溫暖天氣可能對大豆生長帶來較大的影響,因為大豆正處于對天氣變化敏感的結莢階段。玉米的產量也可能有所減少,因玉米正處于灌漿期。
CBOT玉米期貨收升,連玉米窄幅走高
CBOT玉米期貨周三收高,交易商說,因天氣預報稱美國中西部天氣轉干且氣溫上升,可能降低作物收成前景。數據顯示,12月玉米合約低于所有關鍵移動均線,九日相對強弱指標為57。9月玉米合約跌14-1/4美分,報4.98美元。
大豆期貨勁漲,也支撐玉米期貨市場。較之玉米,持續至8月底的乾燥及溫暖天氣可能對大豆生長帶來較大的影響,因為大豆正處于對天氣變化敏感的結莢階段。玉米的產量也可能有所減少,因玉米正處于灌漿期。
相對12月玉米,CBOT近月9月玉米表現強勁,受助于空頭回補,現貨市場走強,庫存緊張及農戶銷售緩慢。
玉米期貨漲幅受限,因ProFarmer田間巡查報告顯示,美國中西部最西和最東部玉米的收成前景極佳。但據報告,最大的玉米種植州愛荷華州的玉米產量前景參差不齊。
國內方面,大商所玉米期貨21日窄幅走高,主力1401合約收2324元/噸,漲3元。基本面上,雖部分地區早熟玉米即將入市,且當下現貨購銷清淡,但依然受到國儲托市支撐,連玉米或穩在2300點以上偏強震蕩,關注上方2340點阻力位。短期連玉米將以震蕩走勢為主。
CBOT小麥期貨收高,強麥上漲
CBOT小麥期貨周三大多收高,交易商稱,跟隨玉米市場大漲勢頭。指標CBOT-9月軟紅冬麥合約 一度突破20日移動均線,為8月5日來首見,但未受守住該關鍵技術位之上的支撐位。9月軟紅冬麥合約收高4-1/2美分,報每蒲式耳6.38-3/4美元。
加拿大統計局預計今年加拿大小麥產量達到3,060萬噸,為22年來最高,較去年增加12.9%。分析師預計,周四早間美國農業部將公布最近一周出口銷售舊作小麥45-55萬噸,沒有出口新作小麥。一周前,新作小麥出口5,500噸。
國內方面,由于近期東北部分地區紅老災害嚴重,這引發了市場對于東北種植作物生長狀況擔憂。21日谷物商品期價繼續獨立走強,穩中趨漲。截至收盤,強麥主力合約1401上漲6點或0.22%,報收2727點,成交量較周二的11646手回落至9812手,持倉量減少1358手。今年8月份以來國內小麥市場整體購銷平穩,局部地區農民售糧增加導致小麥價格略跌,近期局部制粉企業面粉出庫速度有所上升,初步顯示中秋節日效應。整體而言,近期小麥市場基本面仍存在支撐點,期價易漲難跌。
CBOT大豆期貨收漲,連豆沖高回落
CBOT11月大豆期貨周三升至兩個月高位,交易商稱,因擔憂美國中西部的干燥天氣將導致減產,但在尾盤的交易中漲勢收窄。交投清淡的現貨9月合約尾盤領升,收在日高13.35-3/4美元附近,與11月合約的價差擴闊。數據顯示,9月大豆期貨合約收升23-3/4美分,報每蒲式耳13.33美元。
一位氣象學家稱,8月底之前,美國天氣轉干,氣溫升高,可能導致大豆和玉米產量減少。
豆粕跟隨大豆期貨走高,豆粕/豆油價差擴闊,豆油小幅走低。9月豆粕合約收高7.7美元,報每短噸421.5美元。9月豆油合約跌0.06美分,報42.82美分。
美國中西部內陸地區現貨大豆基價走軟,因在秋季收購開始后付運的大豆將大幅跌價,在此之前,農戶賣出舊作大豆。周二發布的中西部田間巡查報告稱,印第安納州每9平方英尺的農田的大豆平均結莢數為1,185個,接近三年均值。內布拉斯加州為1,139個,也接近三年均值。
國內方面,周三,連豆類從1401合約看,連豆收于4455元/噸,持平;豆粕下跌0.15%,收于3408元/噸;豆油下跌0.78%元至7126元/噸。8月22日繼續競價銷售國家臨時儲備大豆50萬噸,連續幾周的拋儲大豆增加國內大豆供應。技術上,從主力合約看,連豆1401合約沖高回落,短期觀望;豆粕1401合約回調整理,短期以偏強振蕩走勢為主;豆油1401合約呈整理走勢,未跌破7050附近的短線多空分界線前短多格局仍在,因此需注意該位置的得失,而油脂類基本面仍然偏空,因此中線繼續看空,中線空單繼續持有。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