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會滿接任工行行長 神秘校友圈曝光
可以預見的是,浙江金融職業學院網站的“校友風采”欄目里,易會滿會很快被調到農業銀行副行長樓文龍之上,成為這個高職院校的頭號校友。
5月22日晚間,全球市值最大、最賺錢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發布公告,正式宣布由易會滿接替超期服役的楊凱生擔任行長一職。
這一消息早在5月13日已在工行內部宣布,并被媒體提前曝出。易會滿的脫穎而出被金融業界視為“逆襲”,這不僅在于此前他只是排行第五的副行長,也在于他作為一個毫無背景的大專畢業生是如何從銀行最基層升至最頂層的。
“神秘”學校的杰出校友
浙江金融職業學院,聽起來,像個高考后給落榜生挨家挨戶發出“錄取通知書”的那種民辦學校。但打開他們官網的“校友風采”欄目,你會大吃一驚。
除了易會滿,這里還有現任農業銀行總行副行長樓文龍。樓同時還是農行執行董事,而易擔任副行長時未能進入董事會,這也是目前樓文龍還在“校友風采”里“力壓”易會滿的原因。
此外,還有這些名單:浙商銀行行長龔方樂、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行長潘岳漢、工商銀行浙江分行行長沈榮勤、農業銀行福建分行行長陳獻明、中國銀行山東省分行行長何興祥等。更有一大批已經退休的大行省級分行行長。
上述仍然在崗的校友大部分出生于1960年前后,上世紀80年代初從浙江金融職業學院的前身浙江銀行學校中專畢業。這些人目前處于50歲上下的年齡,仍有較大的上升空間。
他們的共同點還在于,都有著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并且事業都從浙江這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最活躍的地區起步,在市場中摸爬滾打成長起來,然后像星星之火般散布到各個銀行和各個地區。
安永大中華區合伙人蔡鑒昌對騰訊財經表示,最近的銀行業高管人事變動潮不會影響銀行的整體經營情況,但他同時認為,不同背景出身的人會有不同的管理風格,接近市場是一個優勢。
盡管四散在各處,但浙江金融職業學院組織良好的校友會,仍能將大家相互聯系起來,包括易會滿在內的“草根大佬”們也常能回到學校,與90后學生們交流。而在浙江省內金融業的一些重要崗位上,還能發現這些校友們的老少接棒。
80年代的中專生在當時已是“精英”,但易會滿與楊凱生、姜建清以及郭樹清這一撥上一屆的銀行掌舵者相比,仍然在學歷上有所遜色,后者在經歷上山下鄉后基本都進入了武漢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南開大學等名校。近期,和易會滿同樣被視作“少壯派”的招行接班人田惠宇,也畢業于上海財經大學。
這個初看有些“山寨”,再看又比較“神秘”的學校,其實有著“高貴”的出身。浙江金融職業學院的官網資料顯示,該院始建于1975年,前身為直屬于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的國家級重點中專浙江銀行學校,為浙江金融事業培養了大量的人才。
共同的經歷與交叉的網絡
易會滿1981年至1984年就讀于當時的浙江銀行學校城市金融專業,畢業后的第一站是中國人民銀行杭州市分行,擔任計劃處計劃員,隨后在1985年進入工行,迄今已有28年。
1985年到1993年,易在工行杭州分行計劃處,以及西湖辦事處工作,這8年的基層工作期間,因業務能力強、頭腦靈活而被時任工行杭州市分行行長的張衢發現并賞識,一路提攜,并最終在2008年張衢因年齡原因從工行總行副行長的位置退休時,其職位由時任北京分行行長的易會滿接任。
眾多與易會滿共事過的人士對其的普遍評價是,業務能力強、市場經驗豐富,此外,學習能力也是被提起較多的特質。而易會滿的校友們大多同樣具備著這些特征。
樓文龍在畢業之后留校任教,在學校呆了十幾年時間,才開始走上金融監管職位,其從中國人民銀行浙江省分行機關團委書記起步,在監管系統內扶搖直上,最終在去年下半年接替被調查的原農行副行長楊琨,從北京市銀監局局長的崗位調至農行。
現任中國銀行最重要的分行之一上海分行行長的潘岳漢,與易會滿同年出生,并且是同屆的校友。1984年從分配到中行浙江省舟山支行,先后從事過會計、綜合計劃工作;1992年12月,調任浙江省分行,歷任綜合計劃處處長助理、存款處副處長、零售業務處主持工作的副處長。這些基層工作經驗幫助他日后走上了中行江蘇分行副行長以及上海分行行長的職位。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