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核查風暴深入:五一后或進第二輪核查階段
年初,被稱為首次公開發行(IPO)“史上最嚴財務核查”拉開序幕。分析人士認為,五一節后IPO或進入第二輪核查階段。
前期核查重點包括自我交易、利益交換、關聯方、利潤虛構、體外資金循環、虛假的互聯網交易、少計當期成本費用、階段性降低人工成本粉飾業績、推遲費用開支、資產減值低估、推遲固定資產折舊以及其他導致公司財務信息披露失真、粉飾業績或財務造假的情況。
下周,債券排查風波如何演化、是否會平息也值得關注。26日,在央行的指示下,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和上海清算所暫停了券商資管、基金專戶和信托產品的開戶業務。機構人士稱,丙類戶的問題,其實央行早已注意并加強準入管理,只是現在暫停這三類產品開戶的動作有些出人意料。
根據中債登規定,可辦理債券自營結算和代理結算的結算成員為甲類成員,主要為商業銀行;只能辦理自營結算相關業務的結算成員為乙類成員,主要為信用社、保險、券商和基金等;自營結算及相關業務需委托一個甲類成員辦理的為丙類成員,主要為非金融機構法人。
券商資管、基金專戶和信托都是依法募集的產品,暫停開戶業務對這些機構的產品運行造成極大沖擊,私募債券機構更是叫苦不迭。不過有業內人士認為,相信此舉只是配合丙類戶監管的臨時性舉措。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