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明確券商可自行決定“兩融”門檻
截至4月23日,市場融資余額近1750億元,較門檻調整前增長了16%
對于目前市場上關于“融資融券”交易門檻降低的言論,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26日向記者表示,證監會目前已經取消對融資融券業務窗口指導意見,證券公司可以按照自己的投資者適當性制度設定業務門檻。但他同時指出,根據有關規定,投資者仍需滿足開戶滿6個月,才可開展此項業務。
“融資融券業務門檻的降低,將在一定程度上擴大參與主體的范圍,同時使市場交易金額有所活躍,證券公司盈利能力將會有所提高。” 銀泰證券研究員段長英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而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向記者做出的一番表述也肯定了這一點。
“自從取消窗口指導意見以來,截至4月23日,新增融資融券客戶11.3萬戶,戶均證券資產26.3萬元,新客戶累計融資買入額和融券賣出額分別為172.2億元和30.9億元。”新聞發言人介紹。
他同時介紹,截至4月23日,市場融資余額近1750億元,較門檻調整前增長了16%,改善了市場流動性。
而對于融資融券這兩年多來的運行情況,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發展情況良好”。他同時介紹,目前已經有76家券商獲得了開展融資融券業務的資格,而客戶對這類交易的風險也已經逐步熟悉。
記者了解到,在融資融券業務開展初期,為了控制風險,對投資者的準入門檻和保證金比例都有較高要求。按照最初規定,參與融資融券業務投資者的開戶時間必須達到18個月以上,開戶資金需在50萬元以上。
但是,隨著業務逐漸成熟,不少券商已經悄然降低門檻和保證金比例。記者從多家券商處了解到,目前對投資者的開戶時間要求已經普遍降至6個月,還有的券商對50萬元的資金門檻也有所降低。
“在業務試點初期,為控制業務風險,融資融券開戶門檻較高,但是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因資金門檻、手續復雜等問題,融資融券交易規模一度增長緩慢。”一位券商融資融券部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招商證券(600999)分析人士指出,若2013年底“兩融”存量規模能達到2500億元,則全年融資融券利差和手續費收入貢獻約166億元左右,將提升券商全年收入近12%。中信證券(600030)則更為樂觀地預計,“兩融”余額有望在三至五年內達到5000億元,按照7%的利息收入及對應一半的信用賬戶交易傭金,意味著融資融券業務將為券商帶來525億元收入,相當于過去幾年的經紀業務收入。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