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前再發射11顆氣象衛星10股或騰飛
編者按:來自國家衛星氣象中心消息,四十年來,我國風云系列氣象衛星及應用取得了矚目成就,在我國遙感衛星中率先實現了從試驗應用型向業務服務型的轉變,開創了氣象衛星業務化、系列化發展的局面。《我國氣象衛星及其應用發展規劃(2011~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再次展示了我國氣象衛星事業的新藍圖,我國計劃到2020年再發射11顆氣象業務衛星,設計使用壽命達4年,全球氣象衛星觀測資料獲取時間將縮短至2小時以內。
衛星導航股產業前景看好
產業前景非常樂觀
12月27日,試運行一年的北斗導航系統正式提供區域服務。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介紹,2012年新發射了6顆北斗衛星,完成了系統組網,目前北斗系統在中國和周邊地區已經可以獨立提供衛星導航定位和授時服務,總體性能與美國GPS性能相當。此次北斗系統正式運行僅走完了中國衛星(600118)導航系統建設第二步,根據中國衛星導航系統建設步伐,未來10年還將發射40顆左右的衛星,以組建全球服務網絡。
衛星導航產業和互聯網、移動通信并稱為世界上三大IT產業,有專家預計全世界衛星導航產業可以達到5000億美元左右,中國約為5000億元人民幣。冉承其認為,中國衛星導航業的發展將遠遠超過這個勢頭,前景非常樂觀。
方正證券(601901)高級研究員張遠德預計,到2020年,我國導航產業地面設備國產化率達到80%,北斗市場規模將上升至1000億元左右,部分A股上市公司將受益。
兩大券商解析衛星產業投資機會
信達證券:衛星產業化帶來機會 薦9股
熱點聚焦:近日國家發改委主導的2013年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衛星及應用產業發展項目的申報工作已經啟動。申報工作將于3月份結束,開始評比,預計5月份財政部能夠公布入圍企業名單。
目前申報工作剛剛啟動,離最終公布入圍企業名單還有一段時間。但是我們基于上一批補貼的項目的內容和受益公司,結合北斗導航系統最近的發展情況,推測本次補貼項目的趨勢和特點有:1. 項目將繼續在設備、組件、應用全面鋪開;2. 上市公司獲得扶持概率仍然較大;3. 北斗系統相關項目比例相比提升。
本周投資提示:(1)關注1月28日立思辰(300010)、廣聯達(002410),2月1日長城開發(000021)的臨時股東大會;(2)注意2月1日飛利信(300287)1982萬股限售股上市流通帶來的風險。
投資建議:本次專項基金帶來的投資機會:我們認為專項基金帶給企業最多的是業務推廣的機會。專項基金的啟動代表了國家對戰略性新型產業的戰略支持,補貼的資金對企業業績直接起到支撐的作用可能有限,但試點成功之后在相關的區域和應用領域推廣可以給企業帶來很大的機會。建議繼續關注北斗導航產業進展,關注相關上市公司的動態。
此外,我們建議繼續重點關注智慧城市、金融創新和業績反轉三類公司。智慧城市領域內公司在政府投資和政策推動下業績有望保持快速增長,建議關注數字政通(300075)、安居寶(300155)、賽為智能(300044)、達實智能(002421)金融信息化方面,金融電子設備和IT解決方案領域國內廠商替代國外廠商進展明顯,建議關注恒生電子(600570)、金證股份(600446)業績反轉方面建議關注軟控股份(002073)、用友軟件(600588)、四維圖新(002405)。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繼續萎靡;智慧城市建設推進低于預期;人力成本上升過快。
東北證券(000686):2020年衛星導航產業規模將達4000億
在中國衛星導航行業投資策略會上,東北證券分析師梅劍鋒認為,北斗導航系統的建設催化了產業的發展,各行業應用均對北斗產品提出大量市場需求。預計到 2020 年,產業規模將達 4000億元。
全球定位系統技術應用協會信息咨詢服務中心主任曹沖預計,今年和明年的衛星導航市場規模目標是1000億,2015有望超過2000億,以目前行業的成長性看,2020年4000億的規模并不難達到。他同時透露目前北斗衛星導航的真正用戶數在5000萬左右,今年則可能達到1億規模。
梅劍鋒認為今年四月第8顆衛星發射升空,標志著北斗二代“3+3”基本系統已經組建成功,2012年底前還將發射約8 顆衛星并建成區域系統,意味著北斗二代系統的建設已經進入加速期。
目前市場對于衛星導航的需求也已經由軍事領域快速滲透到林業、漁業、交通運輸業、減災救災、氣象、水利等各大行業,未來各類型的行業應用均對北斗產品提出大量市場需求。
此前交通運輸部規定從2012年起“兩客一危”(長途客車、客運包車和危險貨物運輸車)車輛必須安裝衛星定位裝置。2010年國內公路危化品車輛、大型客車以及其他類型的專用貨車、普通貨車、中小型客車,規模則達 1133萬輛。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