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系統對接本周完成 資管產品迎高峰
上期綜合交易系統(CTP)有望在本周完成平臺對接,使用該系統的期貨公司旗下資管產品將可啟動入市并參與交易。業內人士預計,下月起或將掀起首批資管產品的入市高峰
部分期貨公司資管產品在獲得四大交易所的交易編碼后,已用小單量“試水”各交易所的期貨品種,但多數期貨公司的資管產品還未進入實際操作階段。記者從期貨公司了解到,上期綜合交易系統(CTP)有望在本周完成平臺對接,使用該系統的期貨公司旗下資管產品將可啟動入市并參與交易。業內人士預計,下月起或將掀起首批資管產品入市的高峰。
上期系統升級將完成
據了解,目前期貨公司的資管交易系統主要有恒生交易系統、上期綜合交易系統和金仕達交易系統三套。當前啟動期貨資管交易的僅限使用恒生系統的公司,該套系統完成了交易所、期貨公司及保證金監控中心的對接。
上期綜合交易系統預計將于周三完成系統對接,廣發期貨資管部門負責人姜鵬表示,“系統升級分兩步進行,上周五系統已進行一次升級,本周三還將進行第二次升級,升級完成后就可以通過系統申報材料,進行資管賬戶的開戶和交易。”
系統對接完成后,多數期貨公司旗下的資管產品就可以入市交易了。國泰君安期貨資產管理部高級總監金士星表示,國泰君安期貨資管產品1月底率先完成在鄭商所的開戶工作,不過由于經歷了春節假期,實際交易時間并不長。業內人士認為,3月份或將成為首批資管產品入市的高峰期。
盡管期貨資管擁有資管業務的“全牌照”,但目前仍僅限于投資期貨類品種,“理論上可以操作股票等其他投資工具,但資金要委托第三方管理,托管問題還要等證監會出臺正式細則才能進一步明確。”業內人士稱。
客戶開發成難題
“對期貨公司來說,資管業務是零經驗,在運作過程中還有很多困惑”,某期貨公司資管部門工作人員表示。盡管期貨資管業務備受市場關注,但是在實際操作階段還是面臨著一些問題。
記者了解到,一些期貨公司的客戶開發情況并不樂觀,多數期貨公司資管業務“一對一”的客戶都是原有存量客戶。一是期貨資管業務從零開始,投資者較為陌生,市場尚未形成品牌效應,缺少好的口碑,難以聚集人氣。二是期貨產品風險較高,投資者很難輕易將資金投入進來。
金士星認為,客戶的開發渠道很重要,“資管業務上線后,有很多的客戶來咨詢”,他表示,資管業務本身并不設銷售人員,國泰君安有期貨公司和母公司兩條分支渠道,客戶多是通過這兩條渠道引進來的,這類客戶對市場也較為了解,因此,開發效率也較高。
姜鵬表示,期貨公司資管業務的重點并不是開發客戶,“資管業務可以分為三大塊,分別是融資、平臺和投資,我們把重點放在平臺和投資上,交易策略才是體現資管產品業績表現的關鍵”,他也看好資管業務的發展前景。
(記者 董錚錚)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