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真問題不在投資也不在價格高低
(編輯配圖,來源自網絡)
政府換屆的2013年兩會前夕,樓市再成炙熱焦點。我想用一篇短文,依據矛盾的主次把一些基本概念和背景理清楚。不管我們的心情多么焦慮、愿望多么美好,一些基本的事實、邏輯和規律卻永遠回避不了違背不了。
1、中國的M2已經100萬億元,但出口只有一個樓市。如果不是樓市吸收了大量流動性,中國的糧價油價菜價可能在現在十倍以上,社會早已發生大波動。誠如李劍芒所言:“中國貨幣的發行量太大,造成巨大的通貨膨脹壓力。如果這些貨幣進入消費品市場,中國的物價要翻幾倍,這將導致社會動亂。早年,中國政府試圖把這筆錢控制在股市,造成股市暴漲??杀q的股市吸引來窮人,結果窮人尸體遍地。為了控制這筆錢,又避免傷害窮人,房市是最佳選擇。房市是套住富人錢的罐子!”
2、國土部信息中心日前公開表示,近8年來,全國住宅用地供應年均增長率為城鎮人口增長率的3倍。那為什么供應過量房價卻照漲?理由有二:一是貨幣超發,二是巨額地方債。地方政府以降低工業用地和環境成本招商引資大競賽,既讓房地產補貼工業導致房價畸高,也使神州大地產能嚴重過剩環境嚴重破壞。不釜底抽薪地改革土地和城市規劃、招商引資制度,以實現民眾收入追房價,并且讓“自由的土地”吸收流動性,而是沿續現有揚湯止沸的房地產調控思路,調控是沒有前途的,甚至免不了一場深重的經濟危機。這種經濟危機首先不是表現為樓市崩盤,而是首先表現為地方債崩盤然后拖累銀行和整個中國經濟。沿續限購和限貸思路,則大量銀行資金找不到出路、地方債找不到出路、大量社會流動性找不到出路。
3、目前,關于房地產的所有討論幾乎都基于房地產市場本身,一葉障目不見森林。其實,房地產問題更多還是城鄉二元化、農民缺乏土地和農房的財產權導致資源配置和收入嚴重失衡等原因造成的。不了解這些,其他都是空談、空調。房地產的真問題不是房價高低問題,而是財富分配嚴重不公問題。農民沒有土地和農房財產權、沒有財產性收入,政府主導經濟發展和招商引資競賽,必然導致財富分配高強度、快速度向權貴集團集中。所以,最大的收入分配結構調整,就來自土地改革。做不到這一點,經濟結構調整、收入分配結構調整、房地產調控都是空調和空談。
4、二零一零年開始步步進逼的史上最嚴樓市調控以來,根據占北京二手房絕對份額的鏈家地產統計,北京二手房價2013年1月比2012年1月上漲33.57%;2012年1月比2011年1月下跌14.67%;2011年1月比2010年1月上漲40.6%。指望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大廚,窮漢們是吃不上飯的。所見,“人聚財聚人散財散”的規律,誰也改變不了。經過三年“史上最嚴樓市調控”,流向二三線城市的房地產資金又“醒后歸來”回流一線,因此一線城市的限購限貸措施不排除執行更嚴格的可能,同時也為繼續調控做“示范”。但供應原本已過量的二三線以下城市的地方債風險遠大于樓價上漲風險,因此調控會投鼠忌器,這反而助長更大范圍更深度堅硬樓市泡沫。真正的樓市泡沫不是房價太高而是房子太多造成浪費。
5、很多人把高房價歸因于開發商無良,賺得太多,不知是因為無知還是因為軟骨頭不敢把目標對準真正的強手——投資型政府。如果深入去了解一下,會發現開發商并未如人們想像的都是暴利,去海南和三四五六七八線城市看看,哭爹叫娘甚至血本無歸的開發商大有人在。
6、很多人把高房價歸罪于投資和房地產金融化。金融化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讓人們提前安排一生的收入,提早享受更幸福更自由的生活。樓市投資則古今中外都是人類社會和經濟活力之源。投資無罪。易憲容說:“當前房地產市場最核心的問題就是如何遏制住房市場投機投資,如何讓住房市場性質由一個投資為主導并由預期決定的市場轉型到以消費為主導的市場上來,堅決去除住房市場賺錢效應?!边@是嘩眾取寵的扯蛋。當下中國房地產需求最主要的就是流動中的需求和改善性需求。不讓投資可以啊,你倒是讓北京上海這樣每年凈增加50到80萬人口的城市,新移民住在哪里?新開的公司到哪里辦公?新移民和新公司都要先買房才能流入,還是先租房成本更低?你讓他們睡大街?有城管把你扔到垃圾場。住比租房還貴的旅舍賓館?那是做白日夢而不是夜里做夢的地方!
住房只能以消費為主導,高昂的房租倒是可以把屌絲們都趕回故鄉的小村莊唱小河流水泉水叮咚響,人人一塊宅基地,山青水秀別墅區,氣宇軒昂頂天立地,讓開發商們賺個屁!再也沒有房價困擾??上Ч枢l再也沒有田園牧歌只有“寂靜的春天”,農民的收入已經有九成來自打工!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