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開門紅落空 白銀率國內商品普跌
雖然春節期間外盤的下跌已讓人們對國內期市開門紅不抱奢望,但蛇年首個交易日國內商品期貨下跌面積之廣、幅度之大還是讓人感到意外。2月18日,國內商品除棉花、早秈稻和甲醇等幾個品種外均現下跌,其中滬銀主力1306合約以4.11%的跌幅居首。
“市場弱勢盡顯。”寶城期貨程小勇認為,一方面是因為海外市場整體弱于節前預期;另一方面,春節過后,市場對中國基建項目真正開工的預期或者城鎮化究竟能拉動多少需求存在疑慮。近期數據顯示,1月份不管是信貸還是社會融資規模都超預期,特別是“影子銀行”問題突出,擔心通脹回升和房地產出現新一輪泡沫引發新一輪調控。在海外市場,貨幣戰估計是2013年的主要基調,在財政和貨幣政策耗盡能量之際,恐怕匯率是最后的手段了,這可能引發相關的風險。此外,前期價格上漲的大多數工業品主要是成本驅動,目前要延續漲勢需要切換至需求驅動,而切換之間也有一個真空期。
“由于品種屬性的原因,少數幾個品種出現小漲,但卻不改大局。”程小勇分析,像PVC、甲醇和棉花等期貨品種經常在其他商品大漲的時候平淡應對,而在其他商品下跌的時候卻會出現逆市的情況。事實上,無論是PVC還是甲醇和棉花,這些品種都呈現沖高回落的特征,說明后市壓力明顯。
有意思的是,前期漲幅大的品種都是遠月上漲,但昨日包括螺紋鋼、PTA、橡膠和焦炭等卻都是遠月跌的多,而且是增倉下跌。分析人士認為,這有可能是套利機制在起作用,前期“近弱遠強”在于對遠月的預期樂觀,但經過遠月大漲后,價差過大,引發“買進賣遠”的套利資金進場;另一種解釋是,市場對遠月的樂觀情緒下降,而看空的資金在新年后重新入場,但是由于遠月漲勢過大,就尋求遠月作為做空目標。而無論是哪種情況,都意味著前期操作風格的轉變。
資金方面,http://futures.hexun.com/changjiang/index.html覃靜的統計顯示,18日商品期貨成交額大幅增加,部分品種價格波動幅度收窄,期貨市場成交活躍度小幅回升;商品期貨三大板塊資金面分化,能源化工板塊和農產品板塊資金大幅流入,金屬板塊資金大幅流出,商品期貨總計流入金額約13.94億元。盤面上看,商品普遍下跌,資金大幅流出恐將減緩銅、鋅下行壓力,而螺紋鋼、玻璃在資金介入作用下調整有望延續;農產品則維持弱勢格局。
春節長假期間國際大宗商品表現整體偏弱。紐約金價一度跌破每盎司1600美元關鍵點位,累計跌幅達3.53%;農產品方面,芝加哥大豆跌幅達4.15%;原油觸及9個月高位后下跌1%;LME三月期銅微跌。市場擔心意大利財政危機將引發新一輪歐債危機,且各國貨幣競爭性貶值也令投資者感到不安。(記者 胡東林)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