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長假難抑豆油上漲步伐
巴西新季大豆延遲上市使得大豆銷售仍顯強勁,同時,天氣因素炒作引發市場擔憂使得南美大豆產量遭受下調風險。在以上利多因素的共振作用下,預計豆油價格在春節后將延續前期的振蕩上漲行情。
美豆銷售強勁推升豆類價格
近期,助推豆類上漲的主要因素是美豆強勁的銷售數據。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上周至今,私人出口商報告向中國出口銷售共計73.1萬噸美國大豆,中國需求炒作再次被推向風口浪尖。持空者普遍認為,巴西大豆早熟品種正在收割,即將上市可逐步取代美豆的出口。
從我國大豆歷年的進口數據發現,每年11月份至次年4月份是我國進口美豆的主要時期,5月份才將大豆的主要進口渠道轉向南美。一般來說,12月份或者1月份出現美豆進口峰值的可能性較大,并且2月份和3月份的進口數據不會出現大幅縮減。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2012年12月份美豆進口量為479.17萬噸,是歷史上單月美豆進口量的第二峰值,僅次于2010年12月份創出的歷史極值488.74萬噸。加之目前巴西降雨導致早熟大豆收割延遲,且港口擁堵現象仍在持續,因此今年一季度我國將主要以進口美國大豆為主。
天氣炒作引發產量下調預期
2012/2013年度全球大豆供需格局的主基調是偏緊轉寬松,因為市場預期南美大豆產量將創歷史新高。美國農業部公布的1月份大豆供需報告顯示,預測巴西大豆產量將為8250萬噸,相比2010/2011年度的記錄高位7530萬噸增漲9.6%;預測阿根廷大豆產量將為5400萬噸,相比2009/2010年度的記錄高位5450萬噸僅差0.5百萬噸。市場對南美大豆產量抱有十分樂觀的態度,主要原因是南美天氣情況適宜,市場仍然維持著對2012/2013年度南美大豆豐產的預期,以及2012/2013年度南美大豆種植面積將有所增加。
伴隨著大豆播種工作基本結束,后期市場炒作的焦點轉向單產。單產的預測數據顯示,2000年至今,阿根廷大豆平均單產為2.64噸/公頃,預期2012/2013年度大豆單產為2.77噸/公頃,在歷史年度中排名第六;巴西大豆平均單產為2.74噸/公頃,預期2012/2013年度大豆單產為3噸/公頃,在歷史年度中僅次于排名第一的2010年單產水平3.11噸/公頃。以上數據表明阿根廷的大豆單產水平更接近歷史均值,而巴西的單產則相對較高,如果后期降雨情況未及預期,將存在下調風險。
近期南美天氣炒作已經逐步拉開序幕,巴西降雨雖然有利于作物生長,但地區分布不規則,阿根廷干燥天氣也加重市場擔憂情緒。筆者認為,前期南美大豆產量創紀錄的預期炒作已經基本兌現,后市存在因天氣因素機構下調南美產量的可能性。
基金繼續增持豆油凈多頭寸
我國豆油主要靠大豆壓榨,而壓榨大豆主要來源于進口大豆,所以美豆系價格走勢對豆油的影響較大。雖然南美大豆豐產的前景使得全球大豆供需格局轉向寬松,但是由于去年壓榨和出口的消耗,美豆庫存目前已經處于歷史低位水平,且短時間內難以恢復。美豆相比全球大豆供需略顯偏緊,同步的下跌空間相對較小,更具上漲動能。
截至1月29日當周,商品基金繼續增持CFTC豆油凈多頭寸,多空雙方的凈多頭寸最低點出現在去年11月20日當周,為-40601手,隨后多單小幅增加和空單大幅減少的趨勢一直持續至今。截至2月5日當周,基金凈多頭寸有望回歸零軸附近,持倉凈多頭寸不斷上漲,基金不再看空豆油市場前景。
(中衍期貨 陳芳)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