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期貨夜市萬事俱備 業界贊彈不一
昨日,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就港交所推行期貨夜市事宜召開會議。根據港交所提交立法會的文件披露,有關期貨夜市的軟件開發及內部測試已經完成,目前只待香港證監會完成審批,計劃在今年3月或4月推行期貨夜市。
港交所環球結算業務主管郭卓豪昨日出席會議時表示,港交所開展期貨夜市的目的并非為增加成交,最主要目的是希望進一步提升交易所競爭力,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郭卓豪昨日指出,如果香港不開拓期貨夜市,將會有更多業務流失。
港交所在日前提交立法會的文件中重申,開設收市后期貨交易時段對香港期貨業發展十分重要,可支持本港作為主要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具有一定戰略意義。這一舉措讓投資者在全球化的市場環境下,能夠在晚間管理期貨持倉風險,為期貨業帶來新業務;支持本港發展成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向國際投資者提供人民幣債券及貨幣產品,推動人民幣國際化;讓香港可以提供需要較長交易時間的環球性資產類別產品,例如商品交易等。
港交所指出,從國際經驗看,期貨夜市會為整體期貨行業帶來業務增長。例如,新交所自1996年推出日經225指數期貨收市后交易,截至去年10月底的數據顯示,夜間交投量高達日間交投量的40%。但個別經紀公司能否受益,將取決于經紀行如何捕捉新業務機會。
據悉,部分香港本地大型證券商以及外資券商對期貨夜市普遍支持。香港本地券商耀才證券行政總裁陳啟峰認為,期貨夜市有助提升香港金融中心地位。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認為,對業界而言,開拓期貨夜市有助增加就業機會。野川國際亞太區期貨期權部副總監麥顯俊表示,目前香港金融市場交易的時間遠較海外市場為短,開拓夜市將有助于收窄差距以及隔夜風險,并認為此舉對經濟增長亦會帶來正面幫助。法巴證券執行副總裁梁柏瀚表示,如果港交所不開拓夜市,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客戶轉投其他市場,加上交易所有意開拓國際性的人民幣業務,相信期貨夜市亦有助建立相關的交易平臺。這些港資和外資券商均認為,5%的上下限波幅對于風險管理已足夠,再收窄的話會對市場運作構成過度限制和影響。
與此同時,反對期貨夜市的聲浪也很高。以財經評論員呂志華為首的保障投資者協會對此投反對票。呂志華表示,憂慮期指造市及欠監管,也擔心投資者因期指大幅波動而虧損。香港證券及期貨從業員工會會長林德明則表示,期貨夜市給中小型券商帶來的利益不大,港交所的政策是對業界落井下石,加劇目前不公平競爭的情況。(記者 徐歡)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