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成品油前松后緊 國際原油難走高
業內人士認為,2013年,世界石油供應總體平衡,供需基本面偏緊轉為寬松。不過,未來國際油價走勢仍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國內成品油價格則有可能低開高走。
自上一次國家發改委下調國內成品油零售價以來,國際原油市場低迷,國內成品油市場也跟著波瀾不驚,斷斷續續小幅下降,間或反彈。
由于下屬公司收益萎縮,石油巨頭不得不調低汽柴油調撥價。自2013年1月1日起,中石化調整大區汽柴油調撥價,其中90號汽油標準品下調100元/噸,0號柴油標準品下調50元/噸。其他品號油品按品質比率相應計算調整。
然而,成品油調價參考的三地(辛塔、迪拜、布倫特DTD)原油變化率跌跌漲漲,一直未達成品油調價條件的變化4%。
1月16日,據大宗產品電子商務平臺金銀島監測,三地原油當日均價為每桶108.075美元,近22日均價為每桶108.564美元,較上一次11月14日調價的基準價上漲0.17%。
歲末年初,市場機構預測2013年國際原油市場供需面由偏緊轉為寬松,難以走高,國內成品油價格則有可能低開高走。
國際原油難走高
金銀島分析師劉娟芳向國際商報記者分析,根據國際油價當前走勢,世界經濟增速放緩將繼續影響世界石油需求增長。
2012年前三季度,世界石油需求同比增長80萬桶/日,基本與2011年持平。世界三大機構也對石油需求增長的預估值逐月走低,2012年10月的預估值降低至73萬桶/日~79萬桶/日。
而西方國家對伊朗的制裁并沒有出現人們預想的緊張局面,相反,主要產油國石油產量創下新高,歐佩克原油產量升至3200萬桶/日,達到3年來最高水平。
此外,得益于致密油產量的提高,美國原油產量創199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劉娟芳說,由此看來,世界石油供應總體平衡,供需基本面偏緊轉為寬松。不過,她也認為,未來國際油價走勢仍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從供需基本面看,2013年供需形勢相對寬松,不支撐油價走高。從貨幣政策效果看,QE3、QE4效力的逐步釋放將對油價產生持續推高作用,但由于奧巴馬連任美國總統后將繼續對石油市場的投機行為進行嚴格管制,抑制投機,QE3、QE4的政策效果將大打折扣。”劉娟芳說。
但是,歷史也表明,美國總統大選后一年的油價上漲概率很大。
劉娟芳預計2013年油價總體趨弱、高位震蕩,西得克薩斯輕質原油(WTI)年均價為90美元/桶~100美元/桶,布倫特原油價格年均價為105美元/桶~120美元/桶。
歷史還表明,一些突發情況無法預計,總會來攪原油市場的局。“如果伊朗問題進一步持續,敘利亞、以巴問題引發局部動蕩,這將點燃國際市場的恐慌心理,打亂國際石油市場的穩定,進一步推高國際油價。”劉娟芳補充道。
國內油價或低開高走
劉娟芳說,就2012年國內成品油呈現偏弱需求格局而言,2013年局勢或呈現低開高走。
她分析認為,初期市場因缺乏實質性終端利好支撐,低迷態勢難見扭轉,但不排除國際原油受地緣政治因素影響,價格出現回升。這時,三地變化率將重新回歸正向區間,且將衍生相應調價預期。“國內成品油供應基本面將呈現前松后緊。”劉娟芳說。
2012年,國內煉廠裝置紛紛進行升級改造。據統計,中石油、中石化等主營煉廠裝置擴建升級,年新增產能合計分別為1700萬噸和1570萬噸。山東地煉新投產一次加工能力達2550萬噸/年,拆除小裝置產能為170萬噸/年,實際新增加工能力可達2380萬噸。“2013年第一季度煉廠開工負荷相對平穩,需求面則處于弱勢,前期供應較為充足。”劉娟芳說,另外,據當前統計煉廠檢修計劃來看,第二季度主營下屬煉廠將陸續迎來檢修季,導致成品產量下降,與此同時終端需求逐漸回暖。此消彼長之中,供需基本面或將出現緊平衡。
今年,劉娟芳認為油品品質將會升級,價位將同比上漲。
2013年,隨著油品排放標準逐漸升級,如江蘇沿江七地市、海南、浙江等,汽柴油零售價位將同步提升。
此外,因消費稅政策逐漸完善,調油原料被納入應征范圍,勢必導致國標與非標價差大幅縮小。民營加油站利潤水平或將同比萎縮,以往以降價促銷方式謀求市場份額的力度將減小。
今年,油品進出口格局或將受政策傳導,出現轉變。
劉娟芳說,隨著稅收新政日漸明朗化,調和汽油成本上漲在所難免。“在無低價優勢的前提下,可能加劇國內汽油供應的缺口,屆時汽油出口將同比減少。”
在后期的第二、三季度,一系列產業振興規劃及扶持政策預計會相繼出臺,基建行業等方面也會回暖,劉娟芳說這將對能源需求起到充分拉動作用。
(國際商報)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