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業邁向多元化發展 外資參與積極性提升
中國期貨市場創新正在提速,期貨業邁向多元化發展階段。多家境外金融機構人士表示,中國期貨市場日趨國際化,外資機構已越來越青睞諸多創新業務,公司文化、發展潛力、風控管理機制及發展理念等,都引起了外資機構的關注。
市場發展邁進多元化階段
“中國期貨市場發展速度非常快,從大宗商品和股指期貨所取得的成就,原油期貨、國債期貨的籌備以及資產管理業務的推出,都揭示了中國期貨業進入多元化發展階段。”歐洲期貨交易所執行董事Michael Peters表示,并對中國期貨市場的發展充滿期待。
2011年8月,期貨投資咨詢業務推出,2012年11月,期貨資產管理業務獲批,白銀期貨和玻璃期貨相繼掛牌上市,不僅豐富了市場內容,而且提升了國際地位。此外,國內四大期貨交易所也都在積極籌備期貨期權的上市工作。
芝加哥商業交易所亞洲區總裁Julien Le Noble表示,期貨市場不能夠只有期貨而沒有期權,擁有期貨期權是對市場風險管理的再度完善。期權與期貨的互補性很強,二者滿足了不同類型的風險管理需求,中國市場開始引入期權業務很有必要,是市場走向成熟的表現。
此外,新加坡交易所(SGX)執行董事周士達表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一份報告預測,到2030年中國GDP將占到全球的三分之一,如此高的經濟發展水平,需要完整的金融產品體系作配套。隨著中國經濟規模壯大,很有必要推出更多的期貨期權產品,給實體經濟以更好的保障。
中外機構合作意愿加強
隨著國內期貨品種不斷豐富,業內熱切期盼的國債期貨和原油期貨也有所抬頭。Noble表示,希望中國原油期貨上市后,芝加哥商業交易所能夠進行相關合作。早在兩個多月前,CME與上期所續簽了諒解合作備忘錄,根據諒解備忘錄,雙方將共同探討合作的可能方式,包拓在原油期貨上的戰略合作。
2012年7月份,中期協已與美國期貨行業協會(NFA)簽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將圍繞高層互訪、信息交流、人員培訓等方面開展更加緊密的合作。同時,中期協還于2012年7月至9月份分別組織期貨公司高管人員赴美國、加拿大數十家期貨經營機構進行了學習考察,積極提升高管人員的理論水平和發展高度。合作備忘錄的簽署,將進一步加強中國期貨業協會與境外交易所、行業協會的友好合作關系。
繼2010年4月股指期貨成功上市之后,國債期貨有望成為國內第二個金融期貨品種,目前各項工作基本準備就緒,一旦時機成熟即可推出。目前全球20多個國家,27個金融市場都有國債期貨,“金磚五國”中僅中國尚未推出國債期貨。
此外,作為年內期貨市場“重頭戲”資產管理業務的推出,有利于促進期貨及衍生工具的發展。2012年11月,國內18家期貨公司已經獲得從事資產管理業務資格。
巨石陣公司創始人史蒂文·邁克爾表示,看到中國期貨公司可以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有利于促進期貨及衍生品工具的發展,利于促進新產品、新工具的誕生,對機構投資者、套期保值,期貨工具都是風險管理必不可少的工具。豐富的產品才能夠迎合市場發展需要,也可以使期貨的管理業務進一步壯大。
中外機構聯姻大勢所趨
截至目前,僅銀河期貨、中信新際期貨以及摩根大通期貨國內三家期貨公司是中外合資機構。而隨著中國期貨市場對外開放的逐步推進,外資機構與中國企業合作,已經成為趨勢。多數外資機構表示,基于公司文化、優勢劣勢、管理團隊水平以及營商理念是否共同等方面作為“聯姻”的參考。
ADMIS總裁湯姆·卡德萊茨表示,首先比較兩家公司文化理念,了解投資節奏是否吻合,管理體制是否能達到一致,待條件都滿足后,還要比較兩家公司之間的優劣勢,例如:對方是否具備技術、交易平臺上的優勢,是否有研究信息的能力,雙方能否結合和融合起來等等;還要看對方是否有一個好的管理團隊,能否又好又快地做出溝通、交流和決策。
此外,雙方要在營商理念上共通。Jefferies期貨公司總裁帕特里克·布朗明確表示,我們是一家專業的大宗商品期貨經紀商,如果把業務開展到中國內地,會考慮怎樣才能幫助大宗商品進口商利用期貨做好套保,如何利用全球的信息流,幫助管理好風險。既要帶來西方市場的知識,又要結合中國的現狀。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