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儲大量收購棉花及白糖 價格上升待天氣
“豐產不豐收,減產反而會豐收。”這樣的諺語用在棉花和白糖兩個品種上也在合適不過了。面臨豐產的壓力,盡管國家收儲力度空間巨大,奈何市場需求萎靡,難以通過收儲而大幅激增,而唯一能改變市場的將是天氣。
據國家發改委昨日下發最新通知,2012/2013年度國家第一批臨時收儲國產糖計劃正式啟動。北京華商儲備商品交易所將于12月27日通過公開競價方式進行收儲80萬噸,1月22日收儲80萬噸,收儲價6100元/噸。
炒作半年之久的白糖收儲終于塵埃落定,但是一貫“先知先覺”的白糖期貨走勢卻出乎意料,白糖主力1305合約昨日收報5512元/噸,微跌0.05%。統計顯示,廣西的糖價已經從去年年初的6800~6900元/噸下跌到目前的5600~5700元/噸,不足一年的時間就下跌了1200元/噸以上。
即便是下跌1200元/噸,也是收儲預期支撐糖市熬過了整個生產壓榨期。從全國糖廠開工情況來看,新糖供應量呈逐漸增大趨勢。截至上周末,全國已經有173家糖廠開榨,主產區廣西全省糖廠已基本上投入運轉,另一主產區云南,截至12月21日,已有11家糖廠開榨,占廣西糖廠制糖線總數的15%左右,產能4萬噸/日。
顯然,春節之后壓榨高峰和傳統銷售淡季將是真正考驗糖市的時候,特別還有放儲的預期,市場壓力極大。現貨市場出現需求拉動型的上漲仍然比較困難,仍然是每一個糖廠的主要困擾,盡可能爭取較多的銷售量成為主要銷售訴求。
同樣的情況,不僅是白糖,還在棉花身上發生。根據中儲棉花信息中心近日發布的公告顯示,截至12月21日,2012/2013年度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已經累計收購臨時收儲棉花485.20萬噸,其中掛牌累計收儲量增加到365.38萬噸,骨干企業大合同累計收儲增加在119.81萬噸。其中,掛牌累計收儲量中,內地收儲了145.52萬噸,新疆收儲了219.87萬噸。
500萬噸的龐大庫存下,中儲棉庫容趨緊,市場存拋儲預期增強,市場疲軟姿態從鄭棉1301合約走勢中頗有啟示。截至昨日收盤,棉花1301合約收盤20020元/噸,下跌835元/噸,以跌幅4%跌停報收,而這一天距離進入交割月還有5個交易日。而此前,一度連續7個交易日大漲,從19800元/噸上漲了1000元/噸,昨日再到跌停,短時間內的急劇波動,背后反映的是多頭逆勢做多與最終的失敗。
盡管市場供需天平明顯偏向于供應,棉花和糖作為農產品的特性讓人不容忽視,尤其是在中央農村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將提高農民收入水平作為工作重點之后。近年來,在農業生產成本快速增長、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持續攀升、農業土地租金和融資成本不斷上漲的大背景下,農業比較效益持續下降,保障農產品最低收購價格將成為事實上的政策底線難以逾越。此外,惡劣天氣日益常態化,也將考驗著農產品的后市。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