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商上市提速
在資產管理等創新業務穩步推進的同時,期貨公司上市步伐悄然加快。
12月18日,弘業期貨啟動上市。
盡管是金融品種之一,但是A股市場還沒有一家純期貨上市公司。實際上,對于融資渠道單一的期貨公司而言,IPO融資已成為最大的訴求。
除去弘業期貨以外,據記者了解,目前已經完成改制進入上市輔導的期貨公司還包括永安期貨、南華期貨,還有部分期貨公司已經進入改制階段。
期貨業的IPO步伐逐漸加快。
弘業期貨欲開展并購
中國期貨業協會數據顯示,弘業期貨2011年凈利潤為7104.58萬元。
在此之前,弘業期貨2009年和2010年分別實現凈利潤5286.59萬元和6101.63萬元,符合了上海證券交易所關于發行上市主體要具備的條件。
弘業期貨董事長周勇告訴記者,公司的整體改制歷時半年多,11月底變更為股份公司,“目前注冊資本6.8億元,總股本是6.8億股。下一步,將抓緊開展上市前的各項工作,爭取成為國內首批上市的期貨公司。”
“我們未來將并購一些境內外的期貨公司,進一步壯大上市資本。”周勇表示,目前已經選擇了兩三家同行公司進行商務談判,基本確定了一家期貨公司的并購事宜。
據記者了解,此次給弘業期貨進行上市輔導和保薦的機構是瑞信方正證券,主承銷商則是華泰證券。弘業期貨打算未來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擬發行2.2億股A股,上市后的總股本將達到9億股。
在此次改制的同時,弘業期貨進行了新一輪的增資擴股,將注冊資本由原來的3.8億元增至6.8億元。增資完成后,弘業期貨的股東總計7家。
江蘇一位期貨人士告訴記者,聯想集團旗下的弘毅投資也隱身在弘業期貨之中,“就是2011年4月引進的新股東弘蘇實業,弘毅投資就是通過弘蘇實業持有弘業期貨股權的。”
上市步伐或超預期
盡管中國中期(000996.SZ)被稱為“期貨第一股”,但實際上其主營業務收入九成以上來自汽車服務業務,A股市場實際上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期貨上市公司。
究其原因,上述期貨人士告訴記者,期貨公司的資產規模較小,且盈利模式單一,上市存在持續盈利的困難,“但是,目前期貨行業不斷推出的創新業務均與凈資本掛鉤,這對期貨公司及其股東實力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而融資渠道單一又一直困擾著期貨公司,因此上市融資成為行業發展的一種必然選擇。”
實際上,2012年,期貨公司境外代理、CTA等多項創新業務呼之欲出,將對期貨公司的凈資本提出更高要求,IPO融資將成為期貨公司凈資本的一個重要渠道。
而近幾年來,期貨公司的快速發展也是促進其上市的重要條件。據證監會的統計,截至2012年11月底,上市期貨品種已達29個,是2006年初的2.4倍;今年1-11月份全國期貨市場成交總量為12.99億手,同比增長32.53%;成交金額為1519803.28億元,同比增長19.69%。
正是基于行業的回暖,期貨公司才開始了對IPO的憧憬,監管層也公開表示了對于期貨公司上市的支持。
根據中國期貨業協會公布的數據,海通期貨、中國國際期貨、廣發期貨的凈資產在10億元或以上,位居國內期貨前列,存在首批上市的可能性。
但這條道路可能非常漫長。目前企業上市輔導期限在3個月以上,輔導結束后,企業可以提出上市申請,獲得受理之后將進入上會“排隊”中。但是,由于目前等待上市的企業已經超過800余家,對于弘業期貨來說,未來的IPO之路可能將會等待兩至三年。
“我認為期貨公司的上市步伐很可能超出預期,不排除為期貨公司上市開辟綠色通道的可能。”上述期貨人士告訴記者,從當前法律法規來看,期貨公司上市并不存在政策障礙,“部分期貨公司盈利比很多上市公司都強,只要監管層愿意加快期貨公司上市,我預計明年就可能會有期貨公司正式登陸A股市場。”
相關新聞
更多>>